导读:抑郁从古到今都存在,从人类到众多哺乳类动物都能发现其踪影。抑郁的究竟有什么意义,使它在进化中被保留下来呢? ——
如果你问一下身边的朋友:你抑郁吗?估计会在很多人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抑郁是如此常见,有研究者估计30—50%的人至少在其一生中的某段时间曾达到过重度抑郁症(MDD)的诊断标准。(推荐:抑郁症测试(SDS))
抑郁的人可能情绪不好,无精打采,无法专注于该做的事,体会不到食物或性爱的乐趣,甚至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明显的生存劣势。根据自然选择理论,抑郁基因——让我们权且用一下这个词——应该早就被淘汰了,为什么抑郁仍然那么常见呢?
我们知道衰老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许多生存劣势,比如体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记忆衰退等等。如果抑郁在老年人中更多见则可看成一种衰老相关的疾病,而不必过多考虑进化方面的意义了。然而,抑郁在年轻人里并不少,在青少年和青年中甚至更多。这显然不是衰老可以解释的。
那么会不会是人类社会变化太快太剧烈造成的不适应呢?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肥胖。肥胖会提高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为什么生活中仍然有不少胖子呢?这是由于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一直都有饥馁之忧,而无过饱之虞。我们拥有足够的食物并且还有炸鸡、薯条、可乐等的日子实在太短了,自然选择还没来得及起作用。
用这个假设来解释抑郁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抑郁症确实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有所谓的“进化学疗法”,就是让人过类似人类祖先那样的原始生活(我们不难理解田园牧歌的生活或阳光沙滩的伊甸园会让情绪变好,但为了生存人们迟早还得回到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化生活中去。当然,本篇不是要讨论治疗的有效性,只是顺便提及)。但这一假说也有比较明显的缺陷:抑郁并不是只有现代社会才有,而是存在于各种或先进或落后的文化中。而且,抑郁和焦虑的现象在哺乳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除人之外的其它哺乳动物显然没有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估计你已经看出来了,这些假说或多或少都有些牵强,而且彼此之间也不能很好的相容。或许等我们对抑郁的分子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给出更合理的解释吧。至于现在嘛,我们不妨说:抑郁这东西大约本来有时也难免有些意义的吧。
推荐: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