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_李鸿章的故事大全8篇

睡前小故事_李鸿章的故事大全_睡前小故事

8篇睡前小故事_李鸿章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篇关于李鸿章睡前小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睡前小故事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1):

李鸿章的大脚母亲

当初在磨店老家时,有一年,李殿华抱回一个正在出天花的女孩。那女孩在路边啼哭不止,浑身发烫,显然是个被遗弃的病孩。李殿华虽身在乡下,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略懂些医道,尤擅长儿科,见了心怜之,于是抱回家收治,几番调治后居然治愈了。女孩病虽好了,但脸上却留下了稀稀落落的白麻点,这对女孩来说是个不小的缺陷。女孩没有地方去,就成了李家的一员,长大后就在李家帮着干活,她要以辛勤的劳动来报答李老太爷的养育之恩。她既然要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像深闺里的小*姐一样裹小脚了。同时也没有亲生母亲在旁监督她裹脚,那双自由自在的大脚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什么重活儿都不含糊,但久而久之成了村民们的笑料。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姑娘长大之后是无法找到一门好婆家的,何况还是个被丢弃的孩子,亲爹娘还不知在哪里。但她不知道,有一双善良的眼睛早就在注意她了。这就是李家的四少爷李文安。李文安是个心慈面善的人,见不得人家受苦。有一天他晚上从外面回来,看见姑娘劳累得倒在灶门口就睡着了,就顺手脱下外衣盖在姑娘身上。其父闻知后,知道儿子对姑娘有情,遂命之结为夫妇。

但世事难预料,新娘子非凡才能在婚后不断地表现出来。

她是李家的大功臣。丈夫在家时要读书备考,在外时要秉公做官,家中一切,就只能由她负责打理。她还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六男即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兄弟;两个女儿,大女儿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儿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嫁得十分风光。她的大智慧还在于,每当丈夫和儿辈遇有升迁,别人总是喜笑颜开时,她却不然,她总是不露喜色,反而沉静地时时以盈满为戒,显示了福人的真功夫。

上苍也回报了这位苦心的女人,让她在后半生大富大贵,活到83岁,比丈夫李文安多活了28年。她晚年跟着两个当总督的儿子过,在总督衙门里当她的太夫人,享尽天下荣华富贵,根本不在乎乡下的那几进小院了,所以他们在家乡的老土地上,并没留下她的大宅院。她的儿子们帮助清政府打败太平天国后,有一年总督换防,李鸿章从湖广总督的位子上北调京畿,去任直隶总督,留下的湖广总督的职位恰好由他的哥哥李瀚章接任。当时她正跟儿子住在总督署内。总督要调换了,而老母亲是同一个,老太太是不需要挪窝的,走了一个总督是她的儿子,再来一个总督还是她的儿子。乡间邻里不无羡慕地传出话来:人家李家是总督换防而老太太不用换防。其福分真是人人仰之,无以复加。

她的后半生,不仅享受了一般官僚家庭的荣华富贵,还屡受皇恩。她75岁生日时,适逢慈禧太后40寿辰,清帝为笼络汉臣,推恩及亲属,特下《褒赏谕旨》,赏给她御书松筠益寿匾额一面,紫檀三,镶玉如意一柄,大卷江绸袍褂料二匹,大卷入丝锻袍褂料二匹。1882年,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久病不愈,皇上又下谕旨,赏李鸿章一个月假期去湖北(李瀚章的督署)探望,并赏其母人参8两,以资调理。可是那8两人参并没有养好老太太的病,老太太于圣旨下达的当日就去世了。于是清帝再下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侧,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

在封建社会,这是没有几个老太太能够得到的至高恩宠。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2):

菜谱:李鸿章杂碎

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务大臣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到美国之后,李鸿章用中国菜宴请美国高级官员,有一道杂烩菜由于菜味鲜美,令人赞不绝口。当美国官员问及菜名时,外行的翻译却解答成为杂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国菜统称杂碎,一时传遍美国。从此,在英文辞典里便出现了杂碎的译音,甚至美国唐人街华侨开设的餐馆,也多改名为杂碎馆,继而在杂碎馆食单上,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果然杂碎的名称由此大振。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也曾写过《李鸿章杂烩》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如此一菜.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3):

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中途想上卫生间,向服务人员打听好了去处。

  进去一看,人家用的都是抽水桶啊,李中堂没见过,不知道该在哪儿方便呀。

  可是偏又憋得不行,唉哟这个急啊。

  最后没辙了唉,有了!?李中堂穿的是大褂,袖子宽大,于是他就拉在袖子里,然后向上一甩,嗖---给甩天花板上去了。

  正在这时,一位外国大使进来了,抬头一看嗯????

  李中堂满脸尴尬,急忙把大使拉到一边,掏出一枚沉甸甸的中国金币,低声说:我送您一枚金币,您可千万别把这件事儿说出去啊。

  老外也低声说:我给您十枚金币,您告诉我是怎么拉上去的。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4):

另一面的李鸿章

李鸿章是个功过分明的双面人。前期,在中国近代史课本中,只看到其被否定的一面;后期,在报章中,更多读到他被肯定的一面。

妙联怒斥鬼子

李鸿章,1823年生,安徽合肥人,世人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1900年秋,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失踪一段时间后出现,命洋务大臣李鸿章与列强代表议和。谈判结束后,双方共同举行记者会。忽然,日*-本钦差大臣村寿太郎使出一个损招,用汉字来炫耀武力,意在羞辱清廷。这个钦差大臣得意洋洋地说:日*-本一楹联大师早就出了上联,向公众诚征下联,然而久久不得,今天只好求教于楹联发祥国的大师了。他随即对李鸿章说:大人乃当今国学名士,恳盼赐联。之后他亮出一张白绢,上面用汉字写着: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这是拆字联,意思为:日*-本驾神马,张满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光大王就有八个,且个个举世无双,单枪匹马就能踏平中国!

李鸿章用余光瞥了一眼这二十一个字,怒不可遏。他强压怒火,思忖片刻就令人端出笔墨,又命这个日*-本钦差大臣研墨铺绢,旋即带着一副鄙夷的神态,大笔落素绢,一气呵成,回敬道: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此下联也是拆字联,与上联针锋相对,接得严丝合缝:日*-本萎靡不振,却欲抢我大清龙衣,其实不过是魑魅魍魉四种小鬼。这些东洋鬼子屡屡犯边,如斗胆进犯我中原,即合手将其擒拿!鸿章的文才、急才,及其爱国情怀跃然绢上。在场的中国人见此奇联,无不拍手称绝,深感中堂大人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日*-本钦差大臣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好悻悻走开。

近代中国改革第一人

上中国近代史课之时,鸿章三个字是刽子手卖国贼的代名词。他对内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与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二三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可谓罪莫大焉!

1894年夏,日军突袭北洋舰队,次年春又侵占山东威海。清廷无心与其交战,遂派直隶总督李鸿章前往马关,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议和。一开始,伊藤博文就对中国固有领土台湾垂涎三尺,欲填日*-本明治维新后向西扩张之欲壑。李鸿章明知慈禧已下旨割让,却仍采取拖延战术,说容再思一月,以望转圜。伊藤心急如焚,不允,为即刻夺取台湾,竟从嘴里吐出饥甚两个字。人世间之厚颜无耻,大概莫过于此了。

几年前,内地某电视台曾播放过一部长篇连续剧,说的是自**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苦难历程。剧中第一主角名为孙中山,实则李鸿章。这位洋务大臣痛感国家患贫积弱,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结论。剧中详细介绍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践行实业兴,则国兴这一信条,为创办诸多中国近代第一而殚精竭虑:修建第一条铁路,创办第一个钢铁厂、机械厂、电报局、洋枪局、轮船局、招商局;创建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舰队。正因如此,李鸿章被皇权派斥责丢祖宗之法。他还上呈过一份奏折,对蒸气动力的原理及运转过程,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堪称一篇百年前的科普读物。令人意外的是,此剧播放过半后,李鸿章突然从荧屏上消失了。为此,负面李鸿章又见诸报端。有知情者透露,这源自有影响力之人的干预,称电视剧中的李鸿章形象过于离谱,不让他在荧屏上继续闹腾。对此,有位友人向我叹道:李鸿章并没有变,变的是史学家的笔,而且,再往深究,所变者乃政治家之嘴。

青年毛泽东曾说: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回眸近八十载坎坷,不胜欷歔,称皆奉旨行事,舟因水缚,无奈无为,潸然泪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凭实而论,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国与八国联军之战及战后议和中,李鸿章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只不过是舟,清廷才是水,行舟靠水,水推则进,水阻则退。

剧中有两个反差很大的情节,亦值一提。孙中山曾派员诚邀李鸿章参加革命,但被他婉拒。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曾派使者访问这位洋务大臣,称诸国军舰百余艘,拥公为帝,可乎?李鸿章笑道:予今年七十有九,明年八十,且死尔!观吾子,有似乎当皇帝者耶?

身后任人评说

对于李鸿章,西方人多有推崇,把他与伊藤博文、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并列为那个时代的世界三杰。李鸿章的老对手伊藤博文也不得不承认,大清国这位洋务大臣大有过人之处,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正反两面都有:此人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是晚清庸中的杰士,但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5):

李鸿章:枯木逢春

德惠大师慈悲为怀,潜心研习佛法,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圣僧,慕名的香客络绎不绝。

某天,来了请求留宿的书生,这个书生是一个面目清秀的落魄年轻人。高僧看此青年,双眸清澈,可是黯然无神;神情慈善,却一副厌世神色;正是大好年华,却一副年迈无奈的举止,不禁心生关切,特嘱咐小和尚准备了干净的书斋,供其起居。

连日来,年轻人朝起晚睡,每日读经派遣时日,偶尔也会在寺院走走,却不和众人闲谈,遇见德惠师父,简单问候,并无攀谈询问之意,只是热衷于浇灌门前一株枯木,浇完沉思良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某日清晨,突见年轻人长跪寺前,众人劝说,年轻人执意要见德惠师父。师父不语,年轻人硬是等了一个白天一个黑夜。

德惠师父扶起年轻人,年轻人喜出望外,领着德惠师父来到枯木前,喜极而泣,“师父,看枯木逢春啊!枯木逢春了!”

年轻人和德惠师父诉说了自己不幸的经历,轻叹:“连枯木都可逢春,我还有属于我的未来吗?”德惠师父,叫年轻人伸开手掌,顺着年轻人的掌纹娓娓道来:生命纹,直抵掌缘,乃是长寿之相;姻缘线……

年轻人大惑不解,“您是得道高僧,悟得天地真谛,一定掌握着人的命数命运。恕我直言,可是我的少年得意,青年落魄,似乎和您说的并不相符啊?”

德惠师父微笑,“世人说我是高僧,愿来我这里祈福保平安,我佛慈悲,本该保佑苍生,可是我院内枯木确是你救活的啊。”年轻人不解。

德惠师父让年轻人握掌成拳,轻言:“孩子,生命的纹路最终都在你的掌心,是你自己掌握的。就像那枯木,只有自己愿意去吸收你赐予的甘露,拼命生根,才能吐翠啊。你的人生也一样的。”

年轻人突然大悟,这个年轻人后来重归于世。从最小的幕僚做起,直至成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重臣,他就是李鸿章。官场沉浮一生,他始终记得一切均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6):

李鸿章大杂烩的来历

  在没有电冰箱的古代,剩菜往往是要倒掉的。可是,有一个名人没有倒掉,反而用来招待客人,并因此博得美名。此人便是李鸿章。
  翻开徽菜谱,首篇便有一名菜曰李鸿章大杂烩,此菜因为李鸿章而得名,自然有一段李中堂的典故。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兴致正浓时,家人暗报:没有下饭的主菜了。由于已至深夜,无处购买菜蔬,李鸿章略一迟疑,对家人嘱咐了几句,家人便笑着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主菜上来了,巨大无比的一个汤盆,五颜六色的食品充斥其中。李鸿章请客人享用。美国要员便问,这是什么菜?李鸿章说,新菜,杂烩!
  客人一尝,交口称赞。从此,李鸿章大杂烩风行于世。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新菜,分明是午间所剩的菜。李鸿章情急之下,想起自己经常把几种不同的菜搅合在一起,味道独特,便冒险在国外一试,不想竟收到奇效,墙内开花墙外香了。而今的徽菜中,李鸿章大杂烩配料有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鸡肉、火腿、蛋黄糕、鸽蛋、猪肝、干贝、冬菇、咸鸭蛋黄、菠菜、鸡汤等,究竟有几分保留了当时的味道,已不可考。
  杂烩成为名菜,是沾了李鸿章的光。同时,李鸿章也抢走了别人的专利。其实,爱吃杂烩的岂只李鸿章一人?
  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就是公侯中的一个。其女孔德懋老人所写的《孔府内宅轶事》,就有这位衍圣公爱吃将别人吃剩的各种菜混在一起的渣菜的记述,说是很好吃:有两户大户,孙家和蒋家,前清年间当过道台之类的官,我父亲常和他们来往。每逢他们家里有喜庆寿筵,我父亲就派当差拿着盆去要渣菜。人家不好意思真的给渣菜,现给做些菜混在一起烩烩,设法做得像一些。这样的渣菜,不就是一种杂烩吗?
  《汉书游侠传》有载:汉成帝时楼护,做过京兆吏,楼君卿唇舌为时人称道,甚得名誉。《太平广记》采摘《语林》、《世说》、《西京杂记》,皆言此人创制了当世之人称之为五侯鲭的佳肴。五侯鲭者,就是大杂烩。不过这姓楼的终究不如李鸿章名气大,生生吃了个哑巴亏。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7):

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去国外参加国际会议。中途想上卫生间,向服务人员打听好了去处。

  进去一看,人家用的都是抽水马桶啊,李中堂没见过,不知道该在哪儿方便呀。

  可是偏又憋得不行,唉哟这个急啊。

  最后没辙了唉,有了!?李中堂穿的是大褂,袖子宽大,于是他就拉在袖子里,然后向上一甩,嗖---给甩天花板上去了。

  正在这时,一位外国大使进来了,抬头一看嗯????

  李中堂满脸尴尬,急忙把大使拉到一边,掏出一枚沉甸甸的中国金币,低声说:我送您一枚金币,您可千万别把这件事儿说出去啊。

  老外也低声说:我给您十枚金币,您告诉我是怎么拉上去的。


李鸿章的睡前小故事:(8):

老工匠智激李鸿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八国联军很快就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匆忙收拾好细软,带着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侵占了皇宫,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烧sha抢掠。

为了收拾烂摊子,慈禧太后命令正在老家合肥养老的李鸿章到京城和八国联军谈判,并且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是李鸿章却拒绝了,李鸿章知道这个时候去和八国联军谈,无异于把自己送到卖国贼的路上去,因为几年前《马关条约》的签订就是李鸿章最好的教训:虽然在《马关条约》签订时都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可是愤怒的国人却把李鸿章当成了最大的卖国贼,李鸿章成了慈禧太后的替罪羊,李鸿章被免去了所有的官职,很明显,现在慈禧太后想故伎重演。

于是李鸿章以身体有病再三推辞。待在合肥老家的李鸿章看着偌大的一个中国却被列强强占,而自己也被罢官了,心中很是感慨!李鸿章考虑再三,给子孙留下再多的钱权又有何用,还不如给子孙留下一座房子,至少有个安身之处。

于是李鸿章开始在老家大量修建院落,为了保证院落的质量,李鸿章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去工地看工人们盖房子。工人们刚开始都以为中堂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可是李鸿章每天都来,而且再三交代工人一定不能偷工减料。

工人们都很生气,国家就要灭亡了,可是李鸿章却在这里为自己着想,工人都想劝李鸿章去和八国联军谈判,早日把八国联军赶出中国。可是却又没有好办法,就在工人们在一起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老工匠却默默不语。

下午,李鸿章又拄着拐杖来了,李鸿章又开始说施工一定要结实,因为这是他留给子孙的财产,工人们都默默地听着李鸿章的唠叨。这时候那个老工匠却开口了:“中堂大人,可否听小的一言?”李鸿章愣住了,以前工人都是默默听着,这还是这些工人第一次说话,李鸿章说道:“无妨,你说。”老工匠说道:“我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给达官贵人盖房子,现在有五十多年了,在这五十多年里,我盖过的房子从来没有过什么质量问题,可是我却见到了太多房子易主的情景。”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工匠停顿了下来,工人们都知道老工匠是想说皇宫质量那样好,现在照样不是被八国联军占着。过了一会儿老工匠还是说出了这番话。

工人们都为老工匠捏了一把汗,都以为这下子老工匠肯定会没命的。可是让工人们意外的是李鸿章并没有发怒,而是静静地听完了老工匠的话,然后叹息一声便离开了。以后的几天,李鸿章再也没有来工地视察。

就在工人们四处猜测的时候,却传来李鸿章已经到京城的消息,三个月后《辛丑条约》签订,一年后八国联军撤出了中国。和八国联军的谈判让李鸿章油尽灯枯。虽然李鸿章又一次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可是他却像倾盆大雨中的柱子一样撑住了快要倒塌的房子,为腐朽的大清国换来苟延残喘的机会,也让中国少遭了列强的蹂躏。

而李鸿章能够从老家合肥出山来和八国联军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工匠的触动,八国联军都进中国了,就是盖再好的房子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照样让八国联军侵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都没有了,给子孙留下再多的房子有什么用,在这一点上,老工匠的见识不仅值得李鸿章学习,更值得今天所有的人学习!


上一篇:睡前小故事_木头的故事大全40则
下一篇:睡前小故事_杯子的故事大全21则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