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睡前小故事_离去的故事大全2个

2024-10-28 07:33:03

睡前小故事_离去的故事大全_儿童睡前故事

2个睡前小故事_离去的故事大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个关于离去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


离去的儿童睡前故事:(1):

我选择离去——李光耀

我的日常生活安排都是定好了的。早上起床洗好吃好后,先要把电子邮件清理一遍,然后读当天的报纸,然后锻炼,之后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午饭后,我会出门去我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处理一些文件,然后开始写文章或者演讲稿。下午和傍晚,我有时候会有采访安排;在见完记者之后,我会找我的中文老师学一两个小时的中文。

好些年前我就养成了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现在我89岁了,但是有事的时候我依然能坚持到很晚才睡,而且我走路完全不用手杖。我还记得30多岁的时候我多么喜欢抽烟还有喝啤酒。后来我发现烟抽多了,我在做竞选演讲时经常失声说不出话,于是我就戒了烟。那时候医学界还没有把吸烟和肺癌、咽喉癌等癌症联系在一起。后来的我对烟的味道可以说极其反感,这也让我自己很吃惊。30多岁时我就有了啤酒肚,那时候会客后从媒体发布的照片上我自己都能看到。

能活着很好,但是人终有一死。年轻的时候,谁愿意去考虑死亡?但是我已经89岁了,我必须要直面这个话题。我一直在想的是,我如何死去。我生命的终结是伴随着心脏突然停跳,还是长期卧床不起,慢慢耗尽?我当然希望来快的。

不久前我提前做了一份预先医疗指示,意思就是如果我有一天陷入那种必须插管维持生命而又不可能再恢复健康的情况,那么我的这份预先指示就授权医生为我拔管不再继续维持,让我能死得利索点儿。我和我的律师还有医生一同在这份文件上签了名字。

如果我不签这个东西,那么将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医生会尽一切努力留着我一口气,这事儿我以前就见过太多。我小舅子当年就是在家插着管,他老婆身体也不好卧病在床,他靠着这个维持了几年之久。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医生和家属总是认为病人只要还有口气,能维持就尽量维持。对此我不同意。如果人总有一死,那么在我已经不行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死来得快一点;而不是弄根管子从鼻孔里插到胃里,人神志不清地像半植物人一样只剩下一口气。这样活着,无异于一具能喘气的尸体。

我来到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我身边那些曾经百般尝试让我信仰基督教的人后来都放弃了。我夫人也不信,她曾经有个学生时代就很要好的女同学,这个人信教信得不行,每次都劝我夫人也成为基督教徒。我夫人后来不理这个同学了,她说,这个人每次找我都是劝我信教,就没别的话题,真是太荒诞了。我想,即便真的没有来世,但是你得承认,特别相信有来世的人可能心里更有安全感。

现在的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现在已经不能下午两点顶着新加坡的太阳出去见选民,和大家握手聊天,亲亲抱抱那些小娃娃了。二三十年前这些事我都还能干,现在我彻底不行了。得尊重自然规律,人老了,身体每况愈下。有时候我的秘书得趁我会见间隙来问我,要不要取消下一场的安排,给自己点时间休息一下。有时候我会说,没关系,我休息个15分钟闭闭眼睛就好。可是有时候,我会说,好吧,取消吧,我累得不行了。即便我严格自律,健康饮食,坚持锻炼,我都是个走下坡路的老头子了,没有办法。

回头看,我今生最大的满足就是我年轻的时候没有虚度时光,我一直在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说到做到,让新加坡变成一个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没有**,各种族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而且这个社会没有了我一样还能保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会因某一个人在或不在而改变。我当总理之前,新加坡可不是这个样子。

在新加坡,我们的国家反腐败局守卫着这个清洁的系统。不管你来自什么民族,说什么语言或者信仰不信仰什么,只要你德才兼备,你就会得到重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新加坡能够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功。


离去的儿童睡前故事:(2):

他的离去,就是最后一行诗

诗人周梦蝶再也不能在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馆楼下摆书摊了。

一卷《二十二行》诗手稿、一尊佛像,诗人周梦蝶的告别式布置如诗人一生的低调朴素。龙应台吊唁时说,因为诗,让他孤独、单薄的身影有了态度,周的离去,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方式写下最后一行诗。

这个孤绝,黯淡,丰盈的云水僧,一生清贫。他去世时,享年94岁。他一路活过若干黑发人,丧父丧母丧妻丧子。为生计,他看管过茶馆,当过守墓人,在台北街头摆书摊二十余年,贩售诗集等不大流行的书,直至晚年罹患胃疾,割除四分之三个胃。

朋友说他生活方式太差。他总是独自一人,头上一顶帽,手中一把伞,居无定所。同一条毛巾,擦桌又抹脸还顺带擦皮鞋。

周梦蝶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清苦。相反,他倒觉得,写诗太痛苦。假如要想获得人世的幸福,不要写诗。他说。

可一写诗,他便要呕心沥血。周梦蝶作诗字字推敲,一首短诗可以苦吟半年。书写最久的诗《好雪!片片不落别处》,酝酿期长达40年。

他写诗像炼石补天,补心中的遗憾。 诗人余光中曾评价说,他形容周梦蝶是大伤心人。

从1962年起,周梦蝶开始礼佛习禅,每日一袭布袍静坐街头,不动声色如入定老僧,成为台湾一道文艺风景。与他作伴的是四百多本书,一天卖得二三十元台币,他便满足。他自诩为孤独国国主,自种自熬还魂草。

周梦蝶曾在1977年获十大诗人荣衔,却选择退出,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行为。 二十多年后,他的第一部诗集《孤独国》膺选为台湾文学经典。即便如此,也难改生活落魄之貌。在获得《中央日报》文学成就奖的第二天,她就把十万元奖金全部捐献了出去。

周梦蝶一生诗作,不过三百余篇。但终其一生,他都是在践行其在《孤独国》首页所写: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曾为周梦蝶的诗集《还魂草》作序,序文里叶先生写道:周先生乃是一位以哲思凝铸悲苦的诗人,因之周先生的诗,凡其言禅理哲思之处,不但不为超旷,而且因其汲取自一悲苦之心灵而弥见其用情之深如此于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的结果,其悲苦虽未尝得片刻之消融,而却被铸炼得莹洁而透明。

几年前,让更多大陆读者了解周梦蝶的是一系列他们在岛屿写作的纪录片。其中《化城再来人》专门呈现了一个详尽的关于周梦蝶的故事。另外五部的主角分别是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和杨牧。

最难请的算是周梦蝶先生了。制片人廖美立说。他几次托编辑游说周公都没成功,其间还传闻,周公生病马英九前去探望,而周公也几乎是一言不发。最终说服周公同意拍摄,前前后后努力八个月之久。

这部长达近三个时的片子,以瘦弱的周梦蝶清晨起床开始,画外音道:我选择,早睡,早起,早出,早归。我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周梦蝶的声音干涩铿锵,似磨掉诗中靡靡柔音,只剩一团浑浑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他全身赤裸地慢慢穿上一件长衫,赤裸地沐浴,一切是那么自然。他慢慢地吃早餐,慢慢地穿鞋子,拄着拐杖,出门买报读报,坐车,裁纸,磨墨,写字,听经,慢慢讲话,似乎对有限的生命充满无限的尊重。

朋友老了,均有大房子,周梦蝶则食素面居陋室。室内一张床,旁边是书柜和书桌,厨房也在屋子里,显得凌乱拥挤。他在书桌前用毛笔写瘦金小字,落笔手腕微颤,墨迹在纸上微微漾开。他用河南口音念道:但是我,只想做一个蝴蝶。 这一腔河南话,像是古人语。

周梦蝶把自己比作蝴蝶,而且是,紫蝴蝶。他说紫色是暗淡色,他不喜欢出风头,祈求不多。在一首诗中他曾写到他是贴水逆风而飞,低低的,低低低低低低的

周梦蝶,原名周起述,祖籍河南淅川。他年轻时就瘦小单薄,弱不禁风,与人兴奋谈诗,越讲越激动,后来就吐了。老了,枯成木乃伊,沐浴中赤裸裸躯体似归罗汉相。

朋友问他,为什么比树叶还要无力轻薄的你,还不走?为什么痴迷佛法的你不出家?他没有回答。大世界理发店的老板娘说他喜欢吃甜。可人生这般苦,甜食可抵得过?

4月22日晚,龙应台曾前往医院探望周梦蝶,当时周还能握着手说话。女诗人紫鹃5月1日上午,在周梦蝶病榻前喊着:梦蝶伯伯。周公那时流下一滴泪水,成了他在人间最后一滴眼泪。

而生前,他曾在诗中感叹:不敢回头,不敢哭,也不敢笑,生怕自己成为江河。


上一篇:睡前小故事_知己的宝宝睡前故事12个
下一篇:睡前小故事_种花的儿童睡前故事9个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