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的睡前故事3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个关于戏曲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戏曲的睡前故事(1):
[戏曲]郑子明单眼雌雄脸
戏剧脸谱中,有一种专给jian诈之人画的脸,两边不等样,脸歪到一边叫歪脸。《法门寺》里的犯刘彪就是这脸。但是,《打瓜园》中的郑子明是个好人,脸也是歪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郑子明年轻时候做过一件见义勇为的好事。一天他在县衙前的大街上,看到一伙人拥着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贵公子过来了,马后头拴着一个五花大绑的汉子。郑子明冲上去往路口一横,大声问:干什么的?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手一叉:干什么的,你管得着?郑子明一看这副不讲理的样子,嗓门提得更高了,指着那被绑的汉子问:他是什么人?你们为何要绑他?管家模样的人说:他是强盗,你......哪晓得这句话还没说完,那个大汉就挣扎着骂道:谁是强盗?买瓷器不给钱,抢了我的东西、还说我是强盗! 郑子明一听,有了八成数,忙问:老哥,你是干什么的?大汉说:我是卖瓷器的,他们买我的瓷器不给钱,我不肯,他就动手抢;抢不成,就把我的两挑子瓷器都砸了,还说我是强盗,要送我上府衙。郑子明听了,眼里冒火,鼻孔生烟,两个眼睛瞪得像铜铃大:龟儿子,把人放了!骑在马上的贵公子朝他斜看了一眼,皮笑肉不笑地哼了几声。管家模样的人赶忙走到马前,把手一指:你知道他是谁?他是知府大人的公子。郑子明说:管他是谁,谁欺负人,我就管谁!一边说,一边就甩出一条腿,踢了马屁股一脚,马挨了这一脚,痛得咴咴直叫,前腿一伸,屁股一撅,把背上的公子掀了下来。这一跌可不轻,贵公子趴在地上动弹不得。管家一着急了,领着一群家奴,围上去就打。 郑子明从小练过武,力气大,武艺好,他还怕这个吗?三拳两腿就打乱了对方的阵脚。但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使郑子明着实有点招架不住。这时候,不知哪个坏蛋猛地朝郑子明左眼上踢了一脚,踢得他眼冒金星,痛彻心头,只好捂住眼跑了。从此,江湖上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独眼龙。 后来,郑子明遇到了赵匡胤,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陈桥兵变时,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第一代皇帝。郑子明因为拥赵有功,也成了宋朝的大将,并且封了王。但是王爷是个独眼龙总不雅观,有人还在背后风言风语议论他。郑子明听了,气得直发抖,要掼乌纱帽不干了,赵匡胤知道了,不声不响,只是笑笑。 一天早朝完毕,宋太祖当着众大臣的面开了口:什么独眼龙,郑王爷是雌雄眼嘛,雌雄眼纵观天下,厉害得很,有什么不好啊!金口一开,谁也不敢再议论了。因为眼是雌雄眼,又由于他为人正直,不怕权贵,因此,在脸谱上不叫歪脸,而叫雌雄眼。关于戏曲的睡前故事(2):
[戏曲]三花脸和花旦
以往,老戏班子后台,扮花旦的最不受人尊重,累了也不能随便坐,只能坐在放刀枪把子的木箱上。三花脸就不管了,高兴坐哪块就坐哪块,连戏班里忌讳最多的案板(放戏衣饰物的大桌板),他也照样一屁股坐上去。什么规矩唦?三花脸为大呗。
原来,最早扮三花脸的是唐明皇。当初,唐明皇请过罗公远、张果老来呼风唤雨,他对两位仙家的本事佩服得了不得,可还是不满足。有一回,他对两位仙家说:你们要能带我上天去一趟,我就真服了? 两位仙家笑笑:这有何难! 说过就把唐明皇带上天逛去唻。唐明皇逛到月宫,看见仙女们唱歌跳舞,眼都花了,心也乱了,脚也不肯走了。直到两位仙家催他回宫理国事,他才勉勉强强回到人间来。 回宫以后,唐明皇老想着月宫里的歌舞,就叫宫女们学唱学跳。可宫女们不曾亲眼见过,亲耳听过,再怎么学也学不好。唐明皇急了,就下殿亲自在宫女面前领头跳,可皇帝到底是个皇帝啊,龙颜不能不遮盖一下,就画起脸来客串啦。这一来,就有了唱戏这玩艺儿。 唐明皇是头一个小花脸,小花脸就为大了;花旦是宫女扮的,就没得地位。一直传到后来。关于戏曲的睡前故事(3):
[戏曲]方山鼓声
太平天国败下来后,第二年秋天,方山陶家庄上回来了一个人,哪个呢?就是当年给忠王扛帅旗的陶正昌。陶正昌原是陶家庄人,十六岁就参加了太平军。小伙子劲大,打起仗来天不怕地不怕,特别是他的两条飞毛腿,忠王顶赏识,把他提拔到身边来专门扛帅旗,陶正昌扛起帅旗能跟飞马并行。有一次他替忠王送信进城,到天京①来回四十里,只用了顿饭工夫。太平军一败,庄上人都担心陶正昌性命,没想到他又回到家乡,村上人个个替他高兴。
陶正昌哩,虽说九死一生,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脾气。他一回到家,小茅房里天天晚上聚着一批人,骂清兵,想太平军。有一次说到忠王被害,个个伤心掉泪,陶正昌说;忠王一生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他虽然归天了,我们可不能忘记他。转眼清明就到,要想个法子纪念纪念,叫子子孙孙也记住他。 个个赞成他的话,难的是,当时朝廷对百姓管得很凶。用什么法子纪念呢?陶正昌一拍大腿说:那年忠王带着人马来,不是三月初十给我们分田地的吗? 大家连说:记得,记得!陶正昌说:再过几天不就到了吗?正好又是庙会期,我们趁机大闹一下。又是龙灯又是会,又是老奶奶八十岁,叫衙门里的官儿们管不到。陶正昌把如何闹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个个听得来劲,各人就分头行事了。 三月初十这天大早,陶家庄响起了一片锣鼓声,村头走出一支队伍,直奔方山大庙。这支队伍全穿的白衣、白帽、白鞋。队前的二十个青年敲着十面大鼓、十面大锣。锣鼓后头是陶正昌举的一面大旗,上头绣着神字。再后是四个人,抬的纸人纸马,那纸人扎得活像个真人,活龙活现。队伍一上山,打锣鼓的人往四面散开。一刻工夫,四面八方也锣鼓连天,二十个锣鼓手把队伍领到方山大庙跟前,庙主忙带着大小和尚开门迎接,安排好纸人纸马,来的人就一齐跪下了。这刻儿,一个个再憋不住了,哭的哭,诉的诉,原来他们是以敬神的名义来纪念太平军的,那一身白,是为忠王和死去的太平军将士戴的孝。那面大旗,做得活像当年忠王的帅旗,竖在架子上的纸人纸马,就是忠王李秀成骑马作战的模样。 一天不过瘾,第二天,村子里继续敬神,县衙门晓得了,派了一队清兵来查看。陶正昌他们早有准备,清兵一到,那个领头的恶狠狠地说:你们这是搞什么名堂?陶正昌不慌不忙说:百姓过岁呀! 领头的指指神旗和纸马:什么过岁!县老爷说了,这是招摇惑众,必须停止,来人,给我把这些东西带走!慢!陶正昌一步上前,不紧不忙地说: 对神不敬,小心倒霉啊!那家伙一听,有点心虚,再望望那么多老百姓,个个竖眉瞪眼的,软下来了:那,那你们要闹几天?陶正昌说:三天。昨天请神,今天敬神,明天送神。领头的倒也识相,自己下台阶:敬神嘛,还是可以的,但要规规矩矩,不得聚众闹事,否则全村抄斩!说过,手一甩,带着一队人马走了。他们前脚刚走,后面的锣鼓就咚哐、咚哐响起来了。 往后,年年三月初十到三月十二,方山一带块块是锣鼓声,热闹哩。这种过岁就变成现在有名的民间舞蹈《麻雀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