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推荐】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篇关于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供各位参考,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作文、组词、词语、故事、好词好句。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1):
高贵的慈善
母亲在街头摆了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香味吸引,一元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青睐。
每天收摊,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摊硬币中清理出几枚硬币放在旁边。我问母亲,这几枚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的硬币放在一起。
母亲笑了笑:这是游戏机币,不是钱。
那您以后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机币。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币,不过我从未点破。母亲笑道。我一愣,您知道是谁的,为什么不说呢?
这是一个捡破烂老头给的。他每天从我摊位前经过,闻着茶叶蛋香,眼里是饥饿的神色。他犹豫很长时间,才会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硬币递过来。我接过硬币,就知道是游戏机币。我看到老人的目光极力躲闪着他饿了,一枚硬币,对他来说,需要佝偻着身子走多远的路,拾多少破烂啊。我不禁被母亲慈善之心深深地感动。
一天,一对进城打工的夫妻找到了母亲。两人一见母亲,就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热泪盈眶地感激母亲对他们孩子的资助。你看你们说的,我没有资助啊,我只不过是给孩子付的工钱啊。
夫妻俩疑惑不解。
有一天,我看到孩子在街上散步,心想,这孩子怎么不去上学啊?一问才知道,这孩子没钱上学。这怎么行?这样在街头混下去,很可能误入歧途。于是,我对孩子说,我岁数大了,你帮我把这小车推回家,我给你工钱,你靠自己劳动挣来了学费,就可以上学了。那孩子高兴地答应了。从此,每天收工回家,他就帮我把车推回来,我就付给他每天的工钱。孩子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上学啊!那一刻,那对民工夫妻似乎全明白了。
如果直接给钱,那孩子容易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让他帮我推车,他有了尊严,会更加努力和勤奋。
生活中,施予者并不一定富有,但尊重被施予者的尊严的人,一定拥有最宽广的心灵。
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2):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是否会不屑?或者,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从垃圾筒里翻捡回收物,你是否会掩鼻而过呢?
那位讨价还价的老人,叫梁沛景,今年70岁,是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他的生活十分普通,家也很俭朴,他每天都和太太一起散步,到最普通的菜市场买菜,买菜时总不忘讨价还价。谁能想到,10年来,节俭的他却偷偷做着一件天大的事。1996年,梁教授到广东北部乡村考察,看到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他十分震惊。我要在内地捐建医院,而且要捐建100家医院!从那时起,梁教授就立下了决心,也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一家医院能帮5万人,100家就能帮500万人,这是老人的动力,也是他的目标。为了完成心愿,他把祖上来香港做生意、慢慢积累的近万件古董变卖,捐建医院。至今,梁教授已经捐建了60多家医院,这离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他还要不断地变卖古董,当他手中拿着第二天就要卖掉的犀牛角鼻烟壶时,眼中的神情很复杂,有点儿诀别时的悲壮。他抚摸着它,自言自语地说,古董好看,医院要比它们好看。这位已经患了帕金森症的老人,说话时手在颤抖。他每捐建一所医院,就在中国地图上画个红圈,如今,这些红圈已经连接成片,鲜艳夺目。这多像他这个人,集香港人的善良、忧患意识和热心公益等品质于一身。那位捡垃圾的老人,叫刘义,是河北的一位退休教师。有着30年教龄的刘老师,至今仍住着20平方米的房子,家徒四壁、生活拮据,却仍然捐资助学。刘老师每天都要出去数次拾荒,他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到附近的批发市场、步行街搜索,连身边的垃圾筒也不放过。7年来,他用拾荒的钱资助了9名贫困生。一弯腰,就是一分钱,这是刘老师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为什么它会和古董好看,医院要比它们好看如此异曲同工?因为,它们出自同一颗仁爱之心。梁教授不会不留恋那些古董,但在他的心里,医院比古董好看,所以他选择了舍得;而刘义老师,本该颐养天年了,却不辞辛苦,抛头露面去拾荒,他弯腰的姿势一定不雅,但他却沉浸于那一弯腰的喜悦。他们觉得,慈善是一件好看的事。但凡慈善的举动,都会令人感动。倘若是一个富翁,即使拔出九牛一毛,也蔚为可观了,自然值得称颂;普通人,偶尔也会响应号召,奉献爱心,也可谓慷慨;但我觉得,都比不得梁教授和刘老师,他们把慈善做到了好看的地步。这种好看,已经不是花架子,而是一种境界,是一颗比古董更值得收藏的爱心。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3):
最穷的大慈善家
他没有收入,没有存款,没有汽车,没有房子,没有老婆孩子,甚至没有兴趣爱好。但很多媒体称他为“当代英雄”,甚至“圣人布洛克”。
但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老汉,他创办的“偏远地区医疗志愿团”(缩写为RAM),已经在全球十多个国家为数十万穷人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其中超过六成是在美国。
布洛克将RAM开展的集中免费诊疗称为“远征”,因为每次都要出动大队人马——运载大量志愿医生和医疗器材的车队。往往还要出动飞机(大多由他亲自驾驶),而且都在周末。
布洛克1936年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兰开夏郡的普雷斯顿,从小跟随在政府任职的父亲不断迁移。二战期间,他们住在常遭轰炸的英国南部。后来父亲被派往英属圭亚那工作,母亲随同前往。正在上中学的布洛克在放暑假时,拿到了一张去探望父母的免费船票。在南美北部巴西与圭亚那的交界处,16岁的布洛克成了一个牛仔。在那里他待了15年,形成了日后的生活方式:“我的成长过程很艰苦,每天也许只吃一顿饭,但很健康。”
有一天,灾难降临到他身上:在驯服一匹野马时,他重重地撞上围栏又摔到地上。这时一个印第安同伴告诉他,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医生,走路过去要26天时间。最后他挺过了那次事故,但从此有了一个想法:要让偏远地区的穷人也可以免费看病。1985年,布洛克终于创办了RAM,迄今RAM已在美国十多个州行医。
医生志愿者也是自己找上门来——通过RAM的网站或打电话。这些医生不领报酬,差旅费也自付,但设备和器材通常不需要他们提供,大多为RAM用捐款购买。
RAM总共拥有5架飞机,最大的一架是道格拉斯C-47运输机。布洛克兼任RAM的首席飞行员和首席飞行教官。一个两手空空的人,凭着一腔热情在美国的西部缔造了一个慈善的传奇。
慈善的儿童睡前故事:(4):
站着卖菜的慈善家
她是个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摊贩,50元(台币)3把的小白菜是她的专长。她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丑,不足1.5米的身高,幼年时因被烫伤,右手手指神经受损,五指蜷曲,双足又因为长期站立,压迫脚掌成五角形,同时蜂窝性组织炎长期困扰着她,严重时走路是一跛一跛的。
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妇人,却与姚明、成龙等48人,一齐登上了亚洲《福布斯》杂志亚太慈善英雄人物排行榜。在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公布的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百位人物名单中,位列英雄类人物奖第8名,著名导演李安亲自执笔为她在《时代》杂志上撰文介绍,在介绍文最后一段里,李安甚至用了amazing这个词,意思是了不起。她的行为感动了全世界,但她却浑然不知。福布斯慈善榜公布的当天,她正忙着在她的菜摊前卖菜。这个位于台东市中央市场内的小菜摊还是她母亲留下来的,她从13岁开始就在这了,一站就是48年。当年,她的母亲难产,家中却穷得连就医的保证金都缴不起,最终延误了抢救时机,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死去。为了养活家里的4个弟妹,13岁的她只好辍学,接手家里的菜摊。此后每天清晨4点起床去批发蔬菜,忙到晚上9点收摊,日复一日,眨眼,她在菜摊上度过了48个年头。除了除夕,几乎全年无休,2003年非典暴发后,才能休息12天,因为菜市场每个月要消一次du。为了照顾家中老小,她至今孑然一身,并认为用一个人的牺牲换取全家的幸福,这种牺牲是理所当然的。她的一生是极其节俭的,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天吃饭用不到100元台币,或是酱油拌饭,或是整整一周只吃一瓶豆腐乳佐餐,最奢侈也就是买个快餐,中餐吃一半,晚餐再吃一半,就连病了也不情愿去医院,总是自己买点药吃,一是怕花钱,二是担心客人流失,生意下滑。这样一个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的女人,近20年来却捐献了1000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50万)给社会,这其中需要卖出多少把小白菜,多少条黄瓜才能攒到1000万元?我们谁也不得而知。她一直认为钱,要给需要的人才有用。1993年她捐款100万元给佛光学院,2004年她把多年卖菜积蓄的100万元捐给儿童基金会,2005年她得知仁爱小学要建图书馆,就把全部积蓄450万元捐出,当听说有福利院缺少经费,她立刻捐出100万元新台币,这个数字甚至比马英九捐的20万还多出整整80万!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感觉是那么的平常与快乐,甚至觉得只是舍得与舍不得之类的简单小事。少年时期的贫困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当她站在教堂跟着旋律唱《感恩的心》时,她的心是充满感动的,为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自己也帮助过的人。她根本就没想过要出名,只是发自内心地想去这么做。当她被评选为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英雄人物时,媒体记者纷至沓来对她进行追踪报道,她慌乱不知所措,甚至当马英九亲自给她打电话鼓励她时,她考虑再三才肯答应出席《时代》周刊的颁奖大会。在这之前她不知道《时代》是什么,更不知道是谁推荐了她。出名后的她拒绝了做广告代言人,一心只想尽快回到菜场去卖菜,她认为那里才是她的人生舞台,只有在那儿,她的一颗心才能真正安定下来。她叫陈树菊,台东一位卖了半个世纪菜的普通阿嬷。富人的慷慨,让人看到慈善的力量,而一个平凡老百姓的慷慨,则让人看到人性的美德。他们是我们心中不灭的那咋盏灯,照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不管外界如何纷扰,都不因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