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永远也不要低估一个姑娘的好奇心,她能把一个人的微博从今年去年翻到前年!只要她想知道……我们在微博上的一言一行,似乎都在被“别有用心”的家伙用来分析我们的性格。 ——
每年全球企业在直销上的投入力度都在万亿级别以上——无论是消费者收到的广告电子邮件还是各种实体宣传资料(仅美国去年的投入资金就是1700亿美刀)。但在这些被动接收广告的人群中,只有3%的人最终有了任何的购买行动。
如果这些广告资料是电子形式的,那么最终浏览率只有0.1%,而线上广告的交易转化率只有可怜的0.01%。也就是老美每年的1650亿美刀都用来骚扰民众,制造垃圾了。
这在当下这个标榜浏览分析,隐私难以遁形的时代,着实让人意外了一把。营销部门们拿着数以T计的潜在客户数据,又重金买来软件分析民众购买习惯;之后又马不停蹄调整各种营销策略吸引眼球。最后就搞成了个这?
“因为他们都错了。”Eben Haber,IBM 加州 Almaden 研究中心的一位资深研究员是这么说的。他表示根本的问题在于现下的公司都试图通过客户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比如年龄、性别、居住地…)来了解他们。他认为真正关键的其实是这背后“深度的心理学档案”——包括客户的性格、价值观和需求。
现代心理学将人的性格划分为5个维度:外向性,亲和性,责任心,神经质和开放性。过去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这些特性上的得分确实能够预测他们的购买行为。外向性格者更容易被一部突出“活力”的手机吸引,而不是“方便”或者“私密性”;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可口可乐而不是百事。但亲和性格者反过来会倾向于百事。
当然,消费者肯定不会傻到给市场部门的工作人员们填写性格问卷,难道还嫌接到的骚扰电话不够多吗?但是Haber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发了一款软件——从twitter上抓取微博中的字段来分析博主的性格,价值观和需求。
这款性格分析软件是基于 Colorado Boulder 大学2011的一项研究。他们招募了一批博主并对其博文中的字词频率进行分析,发现特定的用语习惯跟性格相关。
其中一部分相关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酒吧、餐馆、人群”跟外向型者密切相关;神经质型者则喜欢用“慵懒、可恶、桑心”这样的字眼。但是,也有一部分搭配让人无法捉摸,比如“信任”(亲和型者常用)跟“夏天”经常会一起出现;还有“配合”(也是亲和型者常用)跟“异常”配对。
而之后 Haber 和他的团队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己的探索,最后发现还有两类不与性格直接相关的用词划分为其他两个维度:价值观和需求。
在系统的测试阶段,Haber分析了3个月中9千万用户的微博数据——50条微博就足以让他们的软件获得不错的性格解析结果,如果有200条,那结果会非常准确。
目前这一系统正在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测试之中。如果一切顺利,Haber希望年底能够发布。他表示新软件将消费者看做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堆人口统计学数据”,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否意味着陌生人能轻易掌握你的心理学档案?
心理讲座: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