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粗鲁,但是正直

2024-10-28 07:33:03

1986年9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传奇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完成了工作历程中又一次伟大的接触采访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那天上午10点,邓小平特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中山装,脚穿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中南海紫光阁。

早早在此等候的华莱士迎上前去。邓小平同他握了握手,两人就一起走向座位。华莱士一边走,一边高兴地对邓小平说:我把今天同您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像您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确实如此,那是邓小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邓小平对华莱士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如今回头看,当年邓小平对于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台湾问题、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及对干部退休制度等问题的看法和预测,都已成为现实。

华莱士问邓小平,他离开后的中-国会怎样,是否会回到过去的状况?邓小平回答:肯定不会。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时,华莱士说,历史证明了邓小平的回答。

当地时间2012年4月7日,华莱士于康涅狄格州一所疗养院中去世,享年94岁。

把里根问成结巴

在美--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华莱士。在将近60年的新闻岁月中,华莱士出访过无数个国家,与多国领导人进行过智慧的交锋,他犀利睿智的提问,令见过很多世面的领导人也不得不提高警惕,生怕落入他设置的圈套。

在美--国,华莱士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

华莱士采访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让被采访者用外交辞令把问题躲过去。对于关键问题,华莱士会非常巧妙地穷追猛打、毫不退让。

例如,里根在竞选总统时经常回避他的种族主义倾向,华莱士早就盯上了这个问题,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一次,里根谈话时无意中提到了他的竞选班子,华莱士立即抓住机会开始发问:里根先生,你的竞选班子里有多少黑人职员?里根回答:我不能老实地告诉你。

华莱士说:这句话本身就能说明问题。里根着急地说:不对,因为我不能告诉你有多少职员,我们有

华莱士打断他的话:你应该说清楚是白人还是黑人!里根说:哦,对,我的意思是我们有、我们有

华莱士接过话头说:我指的是竞选班子里的高级黑人职员。里根支支吾吾:我们怎么来谈这件事

华莱士再次打断里根:很明显,你的竞选班子里没有黑人。里根结结巴巴地说:不,我不这样认为,我的意思是不能不能同意你说的。

里根结结巴巴的回答和惶恐的神情,早已被收看华莱士节目的观众们尽收眼底。有不少媒体称里根原本是演员出身的政客、作秀的高手,但只要遇上华莱士这样穷追猛打、毫不退让的勇敢记者,再好的演员也要露出真实面目。

迈克华莱士和《60分钟》

迈克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密歇根大学,开始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他受聘于芝加哥一家电台,成了当地广播界的宠儿。当时刚满23岁的他,以出众的口才一夜之间变成了风城最受欢迎的表演者。二战爆发后,爱国的华莱士毅然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前往太平洋战区,当了两年半的海军军官。

1951年,华莱士迁居纽约,辗转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纽约第五频道之间,创办并主持了《迈克华莱士追击》《60分钟》等震撼美--国的新闻节目,以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实践追踪式报道和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而闻名,在世界传媒领域被誉为新闻怪杰。

华莱士一直努力工作到88岁才退休,他把所有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获得的世界级新闻大奖和各种荣誉不计其数:他曾获得过19项艾美奖、3项哥伦比亚大学阿弗莱德杜邦奖、3项乔治佛斯特皮--BO迪奖和其他一些重要奖项,cbs甚至在1990年为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小时的特别节目,回顾他40多年的新闻生涯。芝加哥广播通讯--BO物馆也为他对广播电视业的终身贡献而给予褒奖。

《60分钟》在美--国电视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开创了电视新闻杂志这一全新的新闻体裁,主持人兼具记者的角色,深度解读重要的时事和社会新闻。这种体裁出现之后,迅速被世界各地的电视台模仿。

迈克华莱士在此正是这档节目的宣传语,他代表了新闻的公信力和至高无上的监督作用。凡是有秘密的人都害怕被华莱士采访,在他们眼中,华莱士是正直、权威的象征。


上一篇:坚持梦想做自己
下一篇:我将是你的镜子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