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三年,病重的唐太宗突然下了一道圣旨:贬同中书门下三品李〇为叠州都督,即刻上任。消息传来,中书省的官员都蒙了,因为就在此前的一次宴会上,太宗还信誓旦旦地对李〇说:我在群臣中寻找可以托孤的人,发现没有人比你更出色。你从前对得起李密,以后也不会对不住我的。怎么话犹在耳,却突然把一个功臣从宰相贬为都督了呢?
面对这意外的变故,李〇十分淡然,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诏书。手下人为他鸣不平,劝他面见皇上,辩解一番。李〇摆摆手说:圣上的旨意,岂能讨价还价?说完,骑上马就上路了,甚至连家里人都没告诉一声。
不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李〇突然被贬的谜底才揭开了。原来太宗临终前一直在考虑托孤人选,李〇是自己打江山所依靠的重臣,但他担心太子李治驾驭不了。有一天,他对太子说:李〇才智有余,但你对他没有什么恩情,恐怕不能让他怀服。我现在把他贬官外放,如果他立刻上路,等我死后,你可以让他当仆射,亲自任命他。这样你对他就有恩德了。如果他徘徊不走,应该sha了他。
这是一个有意的测试,却以生死为du*注,李〇幸运地通过考试,被李治召回担任了宰相。
有人将李〇的幸运归结于过人的聪明,其实莫如说他的心态好。当初李〇曾是李密的部下,李密投降唐朝时,他原来所占据的大片地盘实际都在李〇的实际管辖下,但李〇没有就此邀功,而是把所有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都登记好,然后交给了李密,由他献给了朝廷。李〇就是这样,一生立下了许多功劳,但他从来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曾国藩说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这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归零心态。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建立功业易,放弃功名难,李〇了不起的地方,不在于他冲锋陷阵的勇猛无敌,而在于得失自然的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