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个生于1990年的朋友,叫苏铁。
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爸爸过,生活无忧。她爸是个土豪,你能想到多土就有多土,按摩院赚钱,她爸就开按摩院;麻辣香锅店赚钱,她爸就开麻辣香锅店。她爸看某电影导演开了一辆白色的车,第二天就给苏铁也买了一辆顶配的,理由是导演开的,有文化。
苏铁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苏铁初恋不顺遂,留下情伤种种。她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未来和她的爱情一样,都不知道将去向何方。她妈就把她推给我,说:你同哥特擅长职业规划,你让他给你上上课。苏铁热情地把我约到一间高级餐厅,帮我点了一杯喝的,睁大眼睛看着我,问:同哥,你说我未来要干吗呢?
她对高工资不感兴趣,对大企业也毫无感觉,她的世界一片空白,看着同龄人在自己的工地上大兴土木,她也觉得焦虑。我说:既然你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如随便干一个新兴的工作,没准儿会走在时代的前沿,稍稍努力就能被人看见。
她似懂非懂地回家了。
过了两个星期,她说:同哥,我到新浪微博实习了。
那时微博刚刚兴起,人人都以自己能加V为荣。
新媒体行业的淘汰速度比传统媒体更快,每次遇到苏铁我都问:怎么样,什么时候被开除啊?她总是很忐忑地回答:估计快了,我又得罪领导了。问她怎么得罪了,她说:领导好奇怪,在电梯里遇到我几次了,每次都问我是不是新来的。我今天很生气,就告诉他:你别再问了,你都问过我几次了。
大多数年轻人都怕被领导记住,但苏铁胆子大,我觉得领导要开除人的时候,应该很容易就想起她的名字吧。
2
再后来我见苏铁的次数少了,一问才知道,那时,无论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新浪微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月必须要拉多少人注册微博才行。
大概又过了一两个月,苏铁说想和大家吃饭。出门前,我带了一张电影卡,准备等她宣布新工作干不下去时,就送给她作安慰礼物。
苏铁一脸灿烂,不太像被开除的样子,她说自己三天就完成了别人一个月的任务。我问:你完成任务怎么那么快?苏铁说:同事们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去说服的,我专门找那些协会,一个协会好几百号人,我搞定两三个协会就完成任务啦。
我掏出电影卡送给她,那时我觉得,一个刚入行的孩子,能把事情做得不一样,就有冲刺得第一的潜能。
在苏铁越来越被领导和同事信任的时候,她突然提出了离职,她说有个奢侈品公司找她,她想过去试试。
什么岗位?我问。她嘻嘻一笑:门店销售。
不知道是90后的孩子想法奇特,还是根本没有危机意识,明明已经在一个新兴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为何要换到另一个行业?如果换成是我,怎样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过,这只是我的看法,对于苏铁,我想我有可能多虑了。苏铁完全没有辜负她的决定,在进入奢侈品行业大概两个月之后,她就成了最旺商业区门店的销售冠军。
3
突然有一天,苏铁给我发短信说:同哥,我今天非常生气,跟一个店员绝交了。我心一紧,连忙打电话过去。我担心苏铁年纪小,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毕竟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是被工作给累垮的,而是被人际关系给弄残的。
一通电话之后,我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并不复杂,在这样的门店,每个店员都有自己的老顾客,其他店员是不能抢老顾客的。与苏铁同时期进店的店员接待了苏铁的老顾客,然后把业绩记到了自己名下。
苏铁找到对方,很认真地告诉她:抢顾客的事情,从来都是老店员对新店员做的。那时我们都被欺负,一直觉得不甘,可是你回过头就用这一招来对付我。这个业绩我可以不要,但我必须告诉你,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是朋友,而且,你未来所有的顾客都是我苏铁的。
我问苏铁:你为什么要直接告诉对方呢?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苏铁凡事都往乐观处想,从不生气,更别说跟别人摊牌。
她说:我终于想明白了,所有因为某人而让自己生气的事情,一定要说出来。不说的话,自己越想就越生气;说出来之后,自己踏实了,对方就会变得不踏实。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干吗不做?
我问:你就不怕得罪她吗?
她想了想,说:既然她这么对我,她在心里已经没把我当朋友了,我为什么还要pian*自己呢?更何况,如果要用销售业绩来说话,我有信心超过她。
在那之后,那个店员立刻找领导,把她的业绩划到了苏铁的业绩里。
90后苏铁给我做了一个榜样。如果心里因别人不爽,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对方。有话就说的人不是直肠子,而是不会让自己辛苦的透明人。
以前我管苏铁叫妹妹,自从她如此处理事情之后,我开始在心里把她当成同龄人。我想,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而在于他是否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目的,在于他是否敢承担所做决定的后果,在于他对自己的了解与信任程度。
有时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年的我能像苏铁一样,33岁的我会不会变得不太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