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小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条

2024-10-28 07:33:03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条关于工匠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1):

老工匠智激李鸿章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八国联军很快就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匆忙收拾好细软,带着光绪皇帝逃到了西安。八国联军侵占了皇宫,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烧sha抢掠。

为了收拾烂摊子,慈禧太后命令正在老家合肥养老的李鸿章到京城和八国联军谈判,并且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是李鸿章却拒绝了,李鸿章知道这个时候去和八国联军谈,无异于把自己送到卖国贼的路上去,因为几年前《马关条约》的签订就是李鸿章最好的教训:虽然在《马关条约》签订时都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可是愤怒的国人却把李鸿章当成了最大的卖国贼,李鸿章成了慈禧太后的替罪羊,李鸿章被免去了所有的官职,很明显,现在慈禧太后想故伎重演。

于是李鸿章以身体有病再三推辞。待在合肥老家的李鸿章看着偌大的一个中国却被列强强占,而自己也被罢官了,心中很是感慨!李鸿章考虑再三,给子孙留下再多的钱权又有何用,还不如给子孙留下一座房子,至少有个安身之处。

于是李鸿章开始在老家大量修建院落,为了保证院落的质量,李鸿章每天都会拄着拐杖去工地看工人们盖房子。工人们刚开始都以为中堂只是偶尔过来看看,可是李鸿章每天都来,而且再三交代工人一定不能偷工减料。

工人们都很生气,国家就要灭亡了,可是李鸿章却在这里为自己着想,工人都想劝李鸿章去和八国联军谈判,早日把八国联军赶出中国。可是却又没有好办法,就在工人们在一起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老工匠却默默不语。

下午,李鸿章又拄着拐杖来了,李鸿章又开始说施工一定要结实,因为这是他留给子孙的财产,工人们都默默地听着李鸿章的唠叨。这时候那个老工匠却开口了:“中堂大人,可否听小的一言?”李鸿章愣住了,以前工人都是默默听着,这还是这些工人第一次说话,李鸿章说道:“无妨,你说。”老工匠说道:“我从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给达官贵人盖房子,现在有五十多年了,在这五十多年里,我盖过的房子从来没有过什么质量问题,可是我却见到了太多房子易主的情景。”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工匠停顿了下来,工人们都知道老工匠是想说皇宫质量那样好,现在照样不是被八国联军占着。过了一会儿老工匠还是说出了这番话。

工人们都为老工匠捏了一把汗,都以为这下子老工匠肯定会没命的。可是让工人们意外的是李鸿章并没有发怒,而是静静地听完了老工匠的话,然后叹息一声便离开了。以后的几天,李鸿章再也没有来工地视察。

就在工人们四处猜测的时候,却传来李鸿章已经到京城的消息,三个月后《辛丑条约》签订,一年后八国联军撤出了中国。和八国联军的谈判让李鸿章油尽灯枯。虽然李鸿章又一次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可是他却像倾盆大雨中的柱子一样撑住了快要倒塌的房子,为腐朽的大清国换来苟延残喘的机会,也让中国少遭了列强的蹂躏。

而李鸿章能够从老家合肥出山来和八国联军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工匠的触动,八国联军都进中国了,就是盖再好的房子又能怎么样,还不是照样让八国联军侵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都没有了,给子孙留下再多的房子有什么用,在这一点上,老工匠的见识不仅值得李鸿章学习,更值得今天所有的人学习!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2):

碰运气的工匠寓言

从前有个工匠,以打制金属装饰品为业。这只是一门很普通的手艺活儿,挣的钱不多。工匠常常考虑:怎么样才能凭自己的这点本事赚很多很多的钱,不但可以养活家人,还可以很快发财呢?

有一次,工匠出门去办点事,在郊外碰到一大群人正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地过来,路上的行人都不准随便走动。原来这会儿正赶上皇帝出巡,工匠便和其他人一起站在路边迎候。

皇帝出来郊游,正高高兴兴地四顾欣赏风景,忽然觉得头上什么东西不对劲,伸手一摸:糟了,头上戴的平天冠坏了。现在离宫又这么远,回去也来不及,这岂不是有损皇帝的威仪吗?急中生智,他只得叫贴身的侍臣问一下路上的百姓有没有会修补平天冠的。听了侍臣的问话,工匠马上从人群里钻出来,恭恭敬敬地说:“小人会修。”这到底是自己的本行,工匠很熟练地三下两下就把平天冠给修好了。皇帝非常高兴,马上叫左右赏赐给了工匠十分丰厚的财物,比他一年赚的钱还多得多。

在回家的路上,工匠要经过一座山。在山里他遇到了一只大老虎,吓得他转身就想逃。可是他听到老虎的叫声中充满了痛苦,像是在呻吟,就大着胆子仔细去瞧了一瞧。只见老虎眼里都是泪水,躺在地上,伸出爪子给工匠看,原来虎爪上扎了一根大竹刺,鲜血直流。工匠说了句:“这个好办。”就取出随身携带的工具干起来,不一会儿,就把竹刺给拔出来了。老虎用嘴扯了扯工匠的衣角,示意他不要走开,就跑不见了。不一会儿,老虎回来了,它衔来一头鹿放在工匠面前,好像是要作为给他的酬谢。工匠高兴地收下了。

回到家里,工匠赶紧叫来妻子说:“我们要发财了,我有两个技术,可以马上致富。”说完他将大门上那块“打制金属装饰品”的牌子取下,换上一块“专修平天冠兼拔虎刺”的牌子挂了上去。

皇帝只有一个,他的平天冠能坏几次呢?给老虎拔刺更是偶然中的偶然,这种碰运气的事,一辈子大概也只能遇到一回,怎么能作为谋生的手段呢?如果我们都这样凭侥幸行事,是不可能成功的。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3):

鲁班飞斧救工匠


从前有个张木匠,木工活做的倒是蛮漂亮的,可就是有样,干活爱耍小聪明,凡事喜欢想当然,做工下料不是长点就是短点。别人说他,他总是嘿嘿笑,若无其事地说:差不多就行了。
这年,皇帝修宫殿,张木匠被征发到京城负责修建皇宫的主殿。由于工期短,任务重,工匠们又来自四面八方,人多手寻,加之张木匠要求不严。等到上梁这天,大家把大梁吊上屋顶,这才发现大梁短了整整尺。这下可把张木匠吓坏了,要知道这根大梁有六六三丈六尺长,七七四尺九寸粗,是从八八六百四十里路以外的山上运来的,光在路上就走了九九八十天。现在眼看工期已到,另换大梁显然是来不及了。可不换,坏了工匠名声事小,几百个工匠的身家性命难保事大。
正在张木匠和众工匠焦虑万分时,忽听个洪钟似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梁差尺,工匠心太粗。大家别发愁,老夫我来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位皓发白首,美髯垂胸的老人朝他们走来。
张木匠见老人腰间别着把斧头,知道是同行,连忙迎上前去,施礼问道:不知老前辈用什么办法来补救?老人指着腰间的斧子说:有它就可以了。张木匠看了眼老人腰间的斧子,发现除斧把比般斧把要长些,约有九寸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奇之处。他有些疑惑,又问:不知老前辈需要多长时间?
片刻就好。老人稍微停了下,又说:你们想要我补好大梁必须答应我个条件。张木匠没等老人把话说完,就抢先回答道:只要您能补好大梁,别说个,纵有十个、八个我都答应。
好,好。老人和蔼可亲的脸顿时变得十分庄重、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道: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须知每件材料都来之不易,工匠的名声更需要自己珍惜。希望你今后每划线,拉锯,砍斧,刨分,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切记,切记!/
张木匠和众工匠闻言,知道遇上了高人,连忙齐声说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这时,就见老人取下腰间的斧子,右臂向上轻轻扬,大家只听嗖的声,斧子像只矫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飞去。随着老人声着,斧子立刻化作根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木头补齐了大梁。而且补得天衣无缝,毫无痕迹。张木匠和众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再看老人,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敢情刚才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拯救我们的性命。想到这里,张木匠和众工匠不约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着祖师爷消失的方向磕头不已!
为了记住这深刻的教训,牢记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众工匠约定,今后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代代传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

工匠的儿童睡前故事(4):

鲁班飞斧救工匠

  从前有个张木匠,木工活做的倒是蛮漂亮的,可就是有一样,干活爱耍小聪明,凡事喜欢想当然,做工下料不是长一点就是短一点。别人说他,他总是嘿嘿一笑,若无其事地说:差不多就行了。
  这一年,皇帝修宫殿,张木匠被征发到京城负责修建皇宫的主殿。由于工期短,任务重,工匠们又来自四面八方,人多手寻,加之张木匠要求不严。等到上梁这一天,大家把大梁吊上屋顶,这才发现大梁短了整整一尺。这一下可把张木匠吓坏了,要知道这根大梁有六六三丈六尺长,七七四尺九寸粗,是从八八六百四十里路以外的山上运来的,光在路上就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现在眼看工期已到,另换大梁显然是来不及了。可不换,坏了工匠名声事小,几百个工匠的身家性命难保事大。
  正在张木匠和众工匠焦虑万分时,忽听一个洪钟似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大梁差一尺,工匠心太粗。大家别发愁,老夫我来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位皓发白首,美髯垂胸的老人朝他们走来。
  张木匠见老人腰间别着一把斧头,知道是同行,连忙迎上前去,施礼问道:不知老前辈用什么办法来补救?老人指着腰间的斧子说:有它就可以了。张木匠看了一眼老人腰间的斧子,发现除斧把比一般斧把要长一些,约有九寸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奇之处。他有些疑惑,又问:不知老前辈需要多长时间?
  片刻就好。老人稍微停了一下,又说:你们想要我补好大梁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张木匠没等老人把话说完,就抢先回答道:只要您能补好大梁,别说一个,纵有十个、八个我都答应。
  好,好。老人和蔼可亲的脸顿时变得十分庄重、严肃,他语重心长地对张木匠说道:你是个木匠,应该知道尺寸的重要性,须知每件材料都来之不易,工匠的名声更需要自己珍惜。希望你今后每划一线,拉一锯,砍一斧,刨一分,都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切记,切记!
  张木匠和众工匠闻言,知道遇上了高人,连忙齐声说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这时,就见老人取下腰间的斧子,右臂向上轻轻一扬,大家只听嗖的一声,斧子像一只矫健的燕子直朝大梁飞去。随着老人一声着,斧子立刻化作一根不长不短、不粗不细的木头补齐了大梁。而且补得天衣无缝,毫无痕迹。张木匠和众工匠全都看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回头再看老人,那里还有他的踪影。大家这才醒悟过来,敢情刚才是祖师爷鲁班显圣来拯救我们的性命。想到这里,张木匠和众工匠不约而同地慌忙跪倒在地,朝着祖师爷消失的方向磕头不已!
  为了记住这深刻的教训,牢记鲁班的教诲,张木匠和众工匠约定,今后斧把的长度定为九寸,并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斧把不过九,过九砍了自己的手这句木工行话。


上一篇:工匠的儿童小故事4个
下一篇:工夫的宝宝睡前故事4条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