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你发现了吗?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总是女生居多。最近的报告指出,学习成绩阴盛阳衰,已是全球化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又有什么办法去平衡? ——
2012年高考出榜,又是新世纪老规矩:女生大幅领先男生。福建、广东、广西、吉林、江苏、辽宁、天津、新疆、云南等省,巾帼双取文理状元。学习成绩阴盛阳衰,已是全球化现象。
不过各国原因大概不同。比如,对伊朗女生,独立的出路只有社会地位较高的医生、教师和科学家等几项。她们奋力争取的结果,就是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受重视程度与我国高考有一拼)的比例大大高于男生。
我国的原因是什么?一位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对记者说:“我们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他认为,“男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而女性的细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学校要求。”
这断言让人不解。当今之世,机器和计算机极大地放大了人的力量。工作中,能不特别关注细节吗?一个不小心,删除某份连网的文件,或许就是几百万损失,整个团队几十天的活白干了。开车不小心,可以造成严重生命损失。如果男孩天生不小心,教育就必须培养他们分外小心。而且从娃娃抓起。给幼儿玩的普通积木玩具,要把楼搭高搭好,也培养耐心和细心。
笔者并不了解国内男生落后的真正的或全面的原因,不过,美--国人对美--国男生落后原因的分析,或许对防止我国男生继续下滑,能有一些启发。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戴维·布鲁克斯7月6日有篇文章,认为美--国男生落后,是因为竞争在学校里成了政治不正确。而男生天性喜欢竞争,无竞争则乏动力。
确实,美--国很多公立学校,现在不允许学生之间相互打听考试成绩。就连体育课,比球也是不记分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讲话的Valedictorian(拉丁词根为说告别的人),从前都是成绩第一名,现在改为毕业生投票选出;或干脆取消这一项目。
类似政治正确,貌似正在国内蔓延。高考状元不准提了,难道高考分数是国家机密?若干年前,北京青年报刊登过一位大学教师对新生的希望:没有竞争的教育。他说:“首先,各地高考竞争胜利者之间的竞争,会是更为激烈和残酷的竞争;其次,……会在强手如林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自信心基础受到冲击。这可能在他们入学之后导致心理危机。”但竞争并非必然如此结局。
远在几百万年前的人猩未分之时,雄性常为争夺雌性而又撕又咬。竞争本在基因之中,问题是我们要有一套规范这一天性的道德准则。
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有段时间住美--国学生的“合作社”(十几个人凑份子,一起开伙,一起管理房子)。同住的没几个信教。但美--国以新教立国,传统道德概念多用宗教语言表达,不信教往往道德失语。奥巴马当年在芝加哥黑人区作社工,他怎么都没法让人明白,一个长青藤毕业生为什么下到如此基层。这一经历使他皈依教堂,学习那种表述道德目标的宗教语言。“合作社”社员们道德失语则麻烦多。好在本人国内当过无数年团干部,于是出面解决思想问题——利用美--国多元文化的政治正确,跟这些学生讲讲孔孟之道。
美--国人对孔子的最高赞赏,大概要数威尔·杜兰的小册子,史上最伟大心灵和思想(The Greatest Minds and Ideas of All Time)。杜兰的煌煌巨著世界文明史(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在2003年译成38卷出版。杜兰在这本小册子里问:为什么他选的史上十大思想家包括孔子却漏掉佛陀和耶稣?——答案是孔子不鼓吹某种信仰却仍然建立了一套道德哲学。似乎杜兰也意识到,对那些抛弃了信仰的美--国人,孔孟之道可以作为道德上的替补指导。
比如因竞争引起了同学间敌意,笔者就给他们讲解论语里的“益者三友”。老夫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但他没说益友必须见到你眉开眼笑,你才当他是朋友。真要如此要求,就很容易交上善于迎合的“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朋友,首先要看对方人格和能力,对方怎么待你(其实更多时候是你以为对方这么待你而不是对方真的有意要这么待你)是次要的——器量大点是无所谓的。孔夫子甚至有点“势利”地说:“毋友不如己者”;这样便于与己不如者比较,“过,则勿惮改”。
比起躲避竞争甚至干脆诋毁竞争,学业上竞争、私交上敬诤、落后了自我警正,是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