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睡前故事 列表

睡前故事

【精选】寒冷的儿童小故事3条

2024-10-28 07:33:03

【精选】寒冷的儿童小故事3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条关于寒冷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精选】寒冷的儿童小故事(1):

寒冷的稻草人

秋去冬来,稻草人夹克一直在田野里面站着。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夹克都没有移动过半步。可是,冬天下起了大雪,风呼呼的刮。吹在身上都是刺骨的。即使夹克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脚上穿着厚厚的棉鞋,可是夹克还是被冻得直打哆嗦。

这时,田埂上,一群野兔子正在追赶,他们你追我,我追你。显得可快乐了。站在田里的夹克不禁羡慕起来。

“啊哈!像兔子一样跳起来,就会暖和了!”夹克一拍脑袋说。冷得实在受不了了,夹克轻轻挪动一小步,他感觉舒服多了。他真想跳起来,那样一定会很暖和。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我也可以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啊!那样我就不会冷了。

“哦!夹克先生,你的棉鞋可真暖和,谢谢你!”夹克低头一看,身边的小麦苗在说话,他们把他的棉鞋当枕头了。

“这不是你们的枕头,这是我的鞋子。我还要跳……”夹克还没说完,小麦苗们就睡着了。

“要是我跳起来,一定会把他们踩扁的。希望他们快点醒过来!”夹克一动不动的站在原野上。朝野兔子们一蹦一跳地远去。

远处黄狗兄弟在翻跟头,“咕噜咕噜”从这边滚来,“咕噜咕噜”又滚到那边去。他们一定很暖和,夹克仿佛看到了黄狗吐着舌头说:“好热啊!”

夹克、夹克!你也可以像他们那样。多有趣呀!不管了,冷得受不了了,夹克搓搓手,决定要滚动,得先做做准备运动,夹克轻轻扭扭腰,踢踢腿“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嘿!夹克,太好了,让我背靠着你的背,休息一会儿,我走了很多路了!”旅行的熊把背包背在夹克肩膀上,靠着夹克的背休息了。

“就休息一会儿啊,我实在太冷了,我要滚动取暖呢!”还没说完,熊就呼噜呼噜了。夹克还是一动不动,他不知道熊到底有没有听他讲完。黄狗兄弟咕噜咕噜滚到原野那头去了。

“嘿!伙计们,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哦!是啊 ,一个稻草人!”

“是啊,是啊……”

夹克的肩膀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飞来一群麻雀,他们唧唧喳喳地整天吵个不停,淘气的小麻雀在夹克的帽子里钻进钻出。

嘘!轻点,别吓着他们。

熊、麻雀、夹克、小麦苗、花猫……很多很多的伙伴们挤在一起,暖和极了。雪花再一次飘起来,夹克和朋友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了!

精选】寒冷的儿童小故事(2):

树伯伯抵御寒冷的妙招


啊!今天天气真好!乐乐兴奋地喊道。他决定去树林里走走。
来到树林里。他看到了寒风扫落叶的情景片片树叶被风伯伯从这里拾起又放在那里,有的调皮的树叶呢,则想在天空中玩个够,不断地在天空中飘呀飘!树林里还有许多鸟儿在愉快地唱着歌儿。乐乐则在这美妙的树林里逛来逛去。生活多美好啊!乐乐惬意地想着。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突然,阵寒风吹来,乐乐觉得了阵寒意。他抬头看见棵光秃秃的树,于是,他好奇地问树伯伯:我觉得冷,树伯伯您脱掉衣服不觉得冷吗?
树伯伯微笑着对乐乐说:小朋友,我丢掉了树叶所以现在不觉得冷呢!什么,树叶不是像人的衣服样能保暖吗?乐乐想不通。呵,我和人类不同,树叶要吸收我的营养,吸收我的热量,所以在秋天时,我得先丢掉它们,才能让身体保持热量,积累养料。而它们落到地上后会腐烂,也会发热,从而保护我的树根不会着凉。
哦,怪不得树要在秋天落下树叶呢,原来是为了保存生命以便来年春天继续长出新的叶子啊!乐乐恍然大悟。不过他还是很担心树伯伯,可天气越来越冷了,您不穿衣服真的不冷吗?
树伯伯嘿嘿地笑了:我们树木当然有衣服,它就是我们的甲胄。甲胄能保护树木的皮肉不受寒气侵袭。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甲胄。木栓不透水也不透气,从而阻挡树木的热气向外散发。树的年龄越大,木栓层就越厚。所以我的抗寒能力可是流的哦!
哇,真是国际流!乐乐开了个玩笑。
树伯伯接着说:还不止这些呢!我们树木在冬天还会冬眠。这时我们体内的养料就会变成糖分甚至脂肪,这些都是防寒的工具,能保护我们不受冻!
真神奇!那晚睡觉时,乐乐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棵不怕寒冷的树,纹丝不动地站在雪地上,迎接着所有人赞叹的目光!

精选】寒冷的儿童故事(3):

古人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了飞雪,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皑皑白雪,万里无人,天地同色;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天气严寒,衾枕冷了,窗户都被雪给照亮了,竹子不堪重荷,也被雪压断了。在冬季,古代人怎么御寒,拿什么来取暖过冬?
  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称。
  清代时,则在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加以管理。这三个机构一为爇火处,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有八品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五十员;二为柴炭处,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太监人数减半,只有二十五员,首领太监仍为二员;三为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二十五员。除此之外,各宫殿还有专管宫内的火盆的若干名太监。
  这三个机构的太监的活可不轻松,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可不少,所需用木炭数量在整个冬季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的空气,柴炭处得准备那种火力旺,不冒烟也无味的优质木炭。
  说到这,不得不提提宫廷内那套取暖的设备和措施。紫禁城内宫殿的地面下,大多都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添火的门,即两个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有名的暖阁结构。这种设施可保证室内的温暖,除暖阁之外,室内还设有暖炕,炕下有火道,其结构与现今北方农村还保留的炕床类似。
  如果还嫌这些设施不够保暖或者担心在室外被冻着的话,还有火炉给备着。火炉也叫火盆或熏笼。熏笼的形状大有很大的区别,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四足皆有,很华贵;小的则如一般像西瓜大小,随手可提,有放在脚下暖脚的脚炉,也有暖手的手炉,制作也很精美。
  在冬季,古人是否都能这么暖暖和和地过冬呢?那可不一定了。晋代的陈寿在《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中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抵御寒没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想制止别人的诽谤,没有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有效的了。
  其实,细究起来,两者都非易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非日积月累不可,想要求得厚的毛皮服,一得有毛皮服供应,二得具备购买能力。如同不少现今还困在风雪路途中的归乡人一样,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途上,拿着钱一时半刻也不知从哪去求得保暖的衣服。何况,穷苦人家本身就没多少钱,要不路边就不会有冻死骨,也不会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事发生了。
  远古流传下来的《九九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也就是说从冬至那天开始,人们就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才过去。看来不少人是一九、二九地数着指头,把冬天一天天地数过去的。
  当然,人们也不忘苦中作乐,一入冬,有的就开始画素梅,从冬至日起,每日染红一朵梅花,谓之九九消寒图.也有画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的,谓之九九消寒表,日涂一格,上阴下晴,格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上一篇:【精选】宰相的儿童睡前故事6条
下一篇:【精选】对联的故事大全6篇

小故事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