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的故事8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8条关于家书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家书的故事(1):
家书
耿局长退休后,跟儿子女儿说要到乡下租套房子养老。儿子说:那怎么行?让人笑话。女儿说:是嫌闺女我不孝顺?耿局长笑而不答,知道他俩也就是嘴上说说,根本没时间管自己。儿子搞房产,是经理,忙;女儿开美容院,是院长,更忙。
没几天,耿局長收拾好东西,和老伴去了距城区二十公里的一个小山庄,他早早地在那里租下一个农家院。退休前,他偶然去过一次,一眼就相中了。院子不大,清一色石板垒砌,乡居味十足。老两口住进去,悠闲地过起农家小日子。
耿局长只说到乡下养老,却没有告诉一双儿女具体去了哪里,而且一到乡下连手机都不用了,把耿经理、耿院长急得不行。他们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找爹,半个月过去仍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天,耿院长给耿经理打电话:哥,要不咱报警吧?
耿经理没好气地说:报什么警,还嫌不够出丑?
耿院长着急地说:那怎么办?都半个多月了,你就不怕出事?
耿经理叹了口气说:唉,再找找吧。老爷子精明能干,见过世面,出不了事。
又过了三天,依然没有消息。耿院长沉不住气了,把美容院的事安排好,就直接跑到耿经理的办公室。耿经理正在开会,被妹妹喊出来有些不耐烦:我这儿有个紧急会议,你先去我办公室等会儿!
耿院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生闷气,闲极无聊,开始翻看桌上的东西。右手边有一堆尚未开启的信件,她挨个信封扫一眼,突然发现一个普通信封上有熟悉的笔迹父亲的字!
耿院长一把抓起,仔细一看,果然是父亲写给哥哥的信。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上说:我给你俩分别手写了一封信。我估计啊,你们忙得连信都看不到。等你们看到了,也就找到我了,也就找到亲情了,也就找到自己了。老爸工作了一辈子,就悟出了这么一点道理,希望对你们有用吧。我和你妈在乡下挺好的。从邮戳上看,寄信日期是十八天前。
耿院长急忙掏出手机,给美容院办公室秘书打去电话:有没有一封手写的信?
秘书回道:有的有的,是有一封手写的信。现在业务信件都是电脑打印的,所以那封信我印象很深。我记得两周前就放您办公桌上了
家书的故事(2):
奇异家书
很早的时候,松花江岸边有个大村庄,叫大嘎善,里头有个人叫老顺德,常常把老山货运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售卖,是远近有名的能人。时间长了,京城里很多人都认识他,常有人求他捎个信、带点东西,他有求必应,从没出过差错。
这天在京城,老顺德把老山货全都出手了,正准备打道回府,这时有个人找到他,问道:您是大嘎善的老顺德?
来人官员打扮,看样子官品还不小,老顺德急忙答道:我是大嘎善的老顺德,官爷您有什么事?
那人说:我姓于,老家也在大嘎善,想请您给我府上捎封信,不知行不行?
老顺德拍着胸脯说:没说的,保证捎到。
那人很感激,把一封信交给了老顺德,千恩万谢地走了。
老顺德回到大嘎善,没顾得上歇一歇腿脚,就忙着给老于家送信。大嘎善有两家姓于的,老顺德来到第一家,是一对小两口,一进门槛他就问道:小兄弟,你在京城有亲戚吗?
于小兄弟挠着头皮说:京城?亲戚?
对,還是个当官的,他给你捎了一封信。
于小兄弟想了半天,说:我记事时家里就没啥亲戚,后来我要饭才来到这里。我要是有当官的亲戚,还能过这个穷日子吗?
老顺德仔细一想,求自己捎信的官人说,他老家在大嘎善,一定是老户,这于小兄弟几年前才到大嘎善来的,肯定不是这个于家,是自己搞错了。
第二个姓于的倒是个老户,是个老光棍,有一大把年岁,不用说,家书就是捎给他的了。老顺德一见老光棍就笑着说:恭喜恭喜,你在京城的亲戚给你捎信来了。说着,老顺德把一信封交给了他。
老光棍接过了信,满脸狐疑,愣怔了半天说:你搞错了,我在京城没亲戚,别说在京城,就是十里八村都没有一个亲戚,你肯定搞错了。说着,他又把信还给了老顺德。
老顺德每次为人捎信送书,都能顺利送达,皆大欢喜,可这次手里的家书却没人接,信封上又什么字也没写,也不好拆开了看,这可把他难住了。受人之托,不能失信,老顺德想,既然大嘎善两家姓于的都不是要找的人,是不是收信人已经远走他乡,离开了大嘎善?只要人在,我就要千方百计把家书送给人家。于是,老顺德见人就问,逢人就打听,大嘎善以前还有没有姓于的人家,可回答他的除了摇头还是摇头,一连多少天一点线索都没有,急得他寝食不安。
这天,一个老太太告诉老顺德:我年轻时听人说,大嘎善另有一个于姓人家,住村头黑鱼潭边上。
黑鱼潭是村头一个大水泡子,白亮亮一片,深不见底,传说里面有个独眼的黑鱼精,凶残暴戾,吃人不吐骨头。平时黑鱼精无声无息,刮风下雨就兴风作浪,搅得河水泛滥,淹没了道路,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把大嘎善憋成一个孤岛。
老顺德追问:后来那户人家呢?是不是被黑鱼精祸害了?
老太太说:我不清楚,想知道这些陈年旧事,得去问张二爷,他岁数大,知道的事多。
张二爷已有百岁高寿,大嘎善的掌故都在他心里,现在住在山里,看老山庙,很少回大嘎善。为了完成别人托付之事,老顺德决定,找张二爷问个究竟。第二天,他就带着那封信出了家门,怕把信弄丢了,他把信塞进了宽大的烟荷包里。
去老山庙必经黑鱼潭,那是一条杂草丛生、蜿蜒坎坷的小道,幽深难行。黑鱼潭边长满了黑黢黢的榆树,阴森一片。老顺德走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乱,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扑通一声跌倒在水边,他心里更打起了鼓,一翻身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向前跑去。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家书的故事(3):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马绍良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
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然看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天很快黑了,马绍良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不断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听了好长时间,似有所悟,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
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从此,“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便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家书的故事(4):
里根的家书
亲爱的迈克:
那些婚姻不幸的人以及怀疑婚姻的人所散布的种种笑话你一定都已听到过。现在,如果还没有人提出过的话,我想告诉你另一种观点。你已经迈入了所有人类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好是坏,就看你打算怎样去经营它了。有些男人认为,只有在自己的人生中亲自体验那些发生在更衣室里的风流韵事,才能证明自己的男人气概。他们洋洋得意地相信,妻子不知道的事情不会伤害到她。然而,事实是,即使她从来没有在你的领子上发现过口红印,或者从来没有识破过一个男人口中所说的凌晨三点他在哪里的蹩脚借口,但在内心深处,做妻子的总是会知道真相的,而一旦知道,夫妻关系的某些奇妙之处就会消失无踪。有些男人,自己一脚把一切都踢开,却还在抱怨婚姻,这样的男人远比应该受到责备的女人多得多。有一条古老的自然规律,那就是你付出多少,就只能得到多少。对婚姻只付出一半的男人也只能得到一半。当然,有时候你也会去见某个人,或者想着回到过去的某个时候,那么你要面对的挑战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仍然能够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目标。但让我告诉你,要想一辈子向一个女人证明你的男人气概和魅力,这里的挑战有多么巨大。你会发现,依靠欺pian*混日子的愚蠢男人遍地都是,而欺pian*是不需要多少男人气概的。要做到下面这些事才真的需要男人气概:保持自己的吸引力;让一个听过你打呼噜、见过你不修边幅、在你生病时照顾你、给你洗脏兮兮的内衣的女人依然爱你。做到这一点,让她内心一直感到暖意融融,那么你将会领略到人生最美的天籁之音。迈克,你比许多人都更清楚一个不幸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会对他人产生什么影响。现在,你有一个机会可以让这一切发展成它该有的样子。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回到家门口,知道这扇门里有人在等待着他的脚步声,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爱你的父亲又及:如果你每天对妻子至少说一次我爱你,你将永远不会遇到麻烦。家书的故事(5):
温暖的家书
于成林大学刚毕业,在省城的一个邮局工作。这天快下班的时候,急匆匆走进来一个民工打扮的年轻人,不用问,又是李先本。
李先本是建筑公司的一个民工,工地就在邮局旁。他一个星期最少要给一个女孩写两封信。于成林一直觉得奇怪,现在电话这么方便,打电话就是了,又简单又省钱,何必费这个事呢?
于成林对李先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两人成了朋友。于成林发现,李先本的信虽然写得很频繁,但信封里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有一次,李先本只写了一个空信封,到于成林那里买了邮票一贴,就寄出去了。于成林心里不由得暗暗奇怪,就问李先本为什么,但每次李先本都笑而不语。
一天,于成林把李先本这些怪异的举动说给女朋友小莎听,小莎听后眼睛立刻放起了光,说:哎呀,好浪漫啊,这样的男人可真是稀罕物啊!
于成林满脸不屑:这有什么浪漫的?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谈恋爱还用写信的方式不是太老土了吗?小莎却把粉嘟嘟的小嘴一撇说:什么事要的都是新鲜,你想想,现在的人什么事都是一个电话,哪比得上写封信温暖啊?
两人说笑了一会,小莎忽然想起了一招,说:我们给你爸爸也写封信吧。看于成林不解,小莎解释道:你爸爸不是一直生你的气吗?你打电话又怕他和你吵,你就写封信给他说明一下自己的理由不是挺好吗?
原来于成林的家境不错,父亲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他希望儿子能回来经营自家的公司。但于成林却不想自己的人生被别人规划,为此他和父母闹得很不愉快。
听小莎这么一说,于成林想想也对,但提起笔来竟不知道写什么,折腾了半天才写了一页没有什么内容的信寄了出去。
第二天,于成林就出了差,几天后回来却听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李先本出事了!他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于成林赶忙到医院去看他,李先本正躺在病床上打吊针,一条腿上缠了厚厚的绷带。于成林说:我打电话把你爸爸叫来吧。
不料李先本急忙摆手说:别,千万别,我爸妈身体非常不好,别一着急再出个什么事情,我又不是伤得很重,自己照顾自己就行了。他又对于成林说:于哥,我想请你帮我个忙,每个星期给我寄两封信。
于成林笑着说:你小子,是给女朋友的吧?这个忙我可不能帮。
李先本脸红了,说:我哪里有女朋友啊,我是写给我姐的。
看着于成林疑惑的表情,李先本解释说:其实我那些信都是写给我姐的。我姐本来是个活泼快乐的女孩,可她前年忽然得了病,瘫在家里出不了门了。从那以后,她每天都以泪洗面,好几次想自sha。有一次我发现她很喜欢往我们村送信的那个邮递员,说他长得像古天乐。每次邮递员骑着车子去村里送信,我姐就会趴在窗上看好久。所以我就想出写信这个法子,为的就是让我姐能多看几次那个邮递员,能让她心里高兴点。
于成林这才恍然大悟,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底竟有一股热流涌了上来。回去的路上,于成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小莎打了个电话:小莎,我终于明白李先本为什么要写信了。为了爱
回到宿舍,于成林就着手准备给李先本的姐姐写信,突然手机响了,于成林刚拿起电话,话筒里就传来母亲激动的声音:好儿子,你怎么想到给我们写信了?我和你爸看着信可高兴了。好了,我也不在电话里多说了,我这就给你写回信去,以后我们就写信联系吧。说着挂上了电话。
放下电话,于成林心里想,看来今天他要写两封信了,一封写给父母,一封寄给李先本的姐姐。
家书的故事(6):
奇特的家书
10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他们几乎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我留意过,“多吉”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多吉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就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多吉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片叶子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
大家惊异地看着多吉,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我爹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瞎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了地址的空白信封。我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娘就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她还说,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真切理解了这个词语——大爱无言。
家书的故事(7):
最后一封家书
父亲,当我泪洒千里揣着一颗颠簸得破碎的心赶回家时,您已经平整地躺在地下搭的木板上了,“睡”得那么沉,“醉”得那么深。任凭儿子怎样撕心裂肺的哭唤,您再不肯说话,再不肯睁眼。
父亲,您倔强了一生,“走”时却那么悄无声息,无怨无怒,您那火爆的脾气是何时改的呢?
忘不了那个冬日的夜晚,当我嗫嚅半晌怯怯地向您表示不想继续上学时,您刀刻似的脸立刻涨红了、扭曲了,突如其来的怒火让您浑身颤抖!一句粗暴的吼骂之后,您将所有的斥责都泼在了母亲身上:“你想让孩子像我一样爬垄沟吗!”父亲,您嘶哑的吼声吞没了窗外呼呼的北风,当您将最珍爱的用了几十年的酒壶摔得粉碎时,儿子的心也碎了:家中,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的母亲,又要供我上学,您病残的腿、枯瘦的肩怎堪如此重负?
父亲,您的儿子很不争气,脆弱的心灵承受不了太重的负荷,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使他的学习成绩从第一名跌落到十几名了。您焦虑不安,拖着残腿到处为他寻医问药……最不可饶恕的是他的幼稚、自私:高考时因为数学考砸,竟然冲动地决定全盘放弃,仅仅是怕被不理想的学校录取!
该发榜了。那几天,您不是“忘了带烟”就是“忘了拿锄”,每日都要从山里、地里折腾几个来回。我知道您等得好心切、盼得好心慌啊。终于有一天,您熬不住了:“小文,高考该发榜了吧?”我的眼泪终于决堤般一发不可收了!良久,您用僵硬的、满是伤痕的手扶住了我的肩:“别哭,咱明年——再考!不怕——还有明年!”可您无论如何不相信我会啥也考不上,便偷偷去问我最要好的同学。父亲,得知真相,您一定动怒了,但那一次您破例没有发作。没几天,您紫黑色的脸上又有了光彩,您逢人便讲:“我儿子是自己放弃的,他两科没考!”父亲,我知道您承受得了世间所有的苦痛,却难以承受别人眼中您的儿子“徒有虚名”的嘲讽!那个雨夜,您将我叫到身边,满脸的慈爱和怜惜:“小文,爹知道咋回事了……爹不怪你……咱明年再考!”父亲,我分明听出您的语音发颤,分明看见有晶莹的泪在您眼里打转,可您却给了我一个笑——那是怎样的笑啊,足够我品味一生一世!第二天,天还未亮,您就一瘸一拐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上了,那110元钱,是您借遍了所有的亲戚为我凑够的补习费。仅两天的时间,我发现您仿佛一下子又苍老了许多,苍老得令我心悸!
父亲,您所有的苦痛都溶解在那个雨季里了:一纸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放飞了您所有的理想,翻来覆去,您看了又看,读了又读,一颗泪珠滴在上面,您赶忙笨拙地去擦,去吹,难为情的样子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儿……那晚您又喝多了,眉飞色舞地和我讲起了不知重复过多少次的故事:小时候,把鼻涕甩在一个总欺负同学的家伙的饭盒里挨了老师的打;读了12年书考上古城一所铁路学校爷爷却死活不让您去;困难时期大队支书和保管合伙占公家便宜被您一拳打掉三颗牙;独自一人肩扛手挖盖起这三间老屋……
您有多次机会走出那片封闭、贫瘠的土地,却难违父命,只因为您是他唯一的儿子;您不满自己的婚姻,却又善待了母亲一生,只因为您的善良;您有两个儿子,却都是不孝之子——一个在榨干了您所有的油水之后却难望乌鸦项背,一个倾注了您全部希望、流淌着和您一样倔强血液的儿子走出大山后却无法实现他当初“让您过上好日子”的誓言。
父亲,您是一匹孤独的骆驼,跋涉在干涸的沙漠。于是,酒成了您最知心的朋友。没有酒,您便整日沉默;没有酒,您便挑不起那沉重的水桶,爬不上那高高的山岭。没有酒,您魂归何处?父亲,那廉价的劣质酒给您带来了短暂的慰藉和力量,同时也带给了您永恒的伤痛!“都是酒害了他!”父亲,听到乡人对您“盖棺定论”,您是否又一次因愤怒扭曲了脸?
父亲,家门前的杨柳又绿了,您亲手栽植的桃树正开着娇嫩的花,在这生命的季节,您去了哪里?那一遍遍亲吻窗棂的轻风是您?那一丝丝滋润大地的细雨是您?那一夜夜入梦终于与我促膝谈心的是您!
父亲,这是我写给您的最后一封信——一封最长的信,我给您寄往何处呢?
家书的故事(8):
家书
多年前,我在一所民族学院读书。班上除了少数几个汉族学生外,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他们来自偏远贫困的山区。也许是家乡偏僻的缘故,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同学都很少与家人通电话,信件往来倒是很常见。
作为班长,我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天午休前站在讲台上发信。念一个名字,上来一个同学取回自己的信。我留意过,王强这个名字从我口中吐出的次数最多,每周必有。王强是布依族,来自贵州黔南自治州。那些信正是从黔南寄来的,估计是家书了。
那一日,我又在讲台上分发信件,王强听到名字后喜滋滋地上讲台来取信。大概是信封边沿破损了,我的手刚抬起,里面的信飘了出来竟是一片树叶,只见那片叶子在空中翻转几个来回,缓缓地落到了地面上。
大家惊异地看着王强,他的脸腾地一下便红了。
我父亲不在了,只有娘,但她是个瞎子。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娘很想我,我也想娘,我用勤工俭学的钱,给她准备了上百个写好地址的空白信封。对娘说如果她平安,就寄一片桉树叶给我。
我收到信后,又将桉树叶寄回去,但不是一片,而是两片,干枯的桉树叶在水中浸泡湿润后,两片合在一起,我娘能吹出很清脆的声音。我娘说,那样的话,她就知道我平安了。还有,桉树叶发出的声音像我呼喊她的声音
一时间,教室里寂静无比。我听到几个小女生抽起了鼻子。
那天,我第一次深切理解了一个词语:大爱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