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已经离开了。这些日子以来凌一凡继续画着漫画。她从一开始因为微--BO的关注,感到无措和感动,慢慢变成了坦然。本来也只是想帮外公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没想到给那么多人添了麻烦。一开始她不敢看有关自己给外公画的肖像报道,妈妈买回报纸,她就躲在被子里抱着报纸。
外孙女朴素的情感充溢那素描画,让86岁的凌瑞〇在生命的最后两周游览了全世界。
自由生长的土壤
凌一凡不是一个擅长语言表达的人。一家人都在北京,母亲是国企职员,父亲在出版社工作,她还不太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到处涂鸦,拿个小画板一坐就是一天,不哭不闹,天性更容易在绘画中表达。与普通中-国家庭一样,她从来没有和父母表达过有多爱他们,而父母之间的相处也很自然,总感觉说爱啊什么的很奇怪,虽然我家人感情非常好。外公是老派威严的人,外公和她的相处大都在凌一凡上学之前。上小学以后会一个月去一两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家,虽然在一个城市,我们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我父母也是,并没有大家族生活在一起的经历。凌瑞〇是一位电子工程师,负责过多次国庆大典的天安门扩音系统工程。会打手板,也会在窗台上目送孩子们离家。做好人,走正道就是外公经常的训诫。
小学一年级放暑假,她去了儿童绘画班,老师建议家长带去专业班重点培养,于是从7岁开始,凌一凡已经背着画板坐在老师的私人素描班里学画圆了。一般进素描班都是比我大三四岁的,是哥哥姐姐。但是给她教画的老爷爷是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的,对我特别好。凌一凡把同一个3年期限的素描班上了两遍,花了6年时间。我也考过美院附中,没考上,我看见好多人考好几年,考到18岁才上,我就觉得自己还是当个平凡人吧!虽然是画鸡蛋,凌一凡却说,每一次画都有新的体验。她自己乐于把时间拿来不断深入最基本的技术,觉得哪怕是很简单的东西,你的体会都会很深。她完全放弃了美术专业考试的路线。
这种非专业路径的发展,在专业素描班里一般都是大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很反感这些和艺术院校传统理论相背离的爱好。但是凌一凡的老师和父母都完全没有任何反对。老爷爷过来看看我画的小兔子,说:挺好的,再给你一张纸,你单独画在纸上吧,作业上就别画了。
从初中开始在国内几家有名的漫画类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是少女时期的她已经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凌一凡逐渐脱离了专业路线,高考也上了重点线,就在北京一所高校念了设计专业。本科期间她就不再问父母要钱,毕业后她工作了一年,多年稿费攒够了十来万元,再加上父母的资助,去英国留学。
以画达情
我从小不是那种很愿意表达感情的人。她也觉得自己有点奇怪。凌一凡和外公与所有的祖孙一样,并没有长久共同生活的经历。小时候在一起时间多一点,长大后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也只是几个月才见一次,从来没有好好聊过天。也并不了解彼此。凌一凡第一次有所触动,是两三年前接到过外公的电话,此前老人从来没有这样打过电话。他说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想和我说说话,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还挺开心。我这才意识到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这样和外公聊过天。我觉得他很寂寞,而我们对彼此都并不了解,都想要了解。
这种感情她没有向任何人说,而是变成了一个故事。一个20来页的小漫画,并且发表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外婆去世了,可是一年只见到一两次,所以也不熟,没有感情基础。外婆的葬礼上她没有哭,也没什么感觉。回到家以后,小女孩总是听到家里的电话响,可是这个电话父母却又都听不到,她不断接起来,里面有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话,是她的外婆,外婆也忘记了为什么要打给她,也许是有什么事,于是又漫无边际地聊一会儿。
小女孩把这事告诉父母,大家都以为她有妄想症,完全就是编故事,她也就不再对别人说起。而声称是外婆的电话还是时常打来,有时候问她老师喜不喜欢她,在学校有没有新朋友,有没有开心或不开心。小女孩慢慢地很喜欢像朋友一样和自己聊天的外婆,抱着电话讲很久。有一天,外婆说,自己终于想起来为什么要打给她了,因为觉得生前没有机会好好了解她,现在已经了解了,她是个很好的孩子,她可以安心回去了,以后也不会打来了。小女孩挂上电话终于大哭起来。她感到第一次认识了外婆,但也永远地失去了。
发表后她也没有给家里人看。我妈有时候会看看,她总说,画得挺好的。也不会说别的。她的感情表达都在画里,所以新近出的一本画册,上面有几幅并不明确的照片。一个在海边傍晚散步的高大男人的背影,她说这是我爸;一个用帽子遮住脸的长裙女子,她说这是我妈。也并没在书里注明这是谁。如果读者看到,可能以为是那个风景里的路人大叔,但是父母自己看了会知道,我们也不会对彼此去说,你看我放了这个在书里。凌一凡说,我自己知道就行了,他们也会知道的。
她的不急于表达,更多的是自知心领神会远比语言和叙述更加打动人心。早期她的画几乎都是少女漫画,主题无外乎梦想和爱情。这几年凌一凡的漫画主题有了更深层的转变。凌一凡说:--的漫画读者群很广泛,从小孩到学生到上班族、家庭主妇和老人,主题就很复杂深刻,很多都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亲情就更多了。
新表达方式与大众情感按钮
凌一凡对于主题的洞察力开始让她凌驾更广泛也更有社会性的作品。她曾经尝试用美食做主线来组合人生故事,现在则是更专业的心理和犯罪话题。她脱离了梦幻派的韩剧和日剧,带着好莱坞编剧写的教材,从专业角度入手学习美剧和大片的故事逻辑。
在国内的漫画作者领域她已经算是一线,《外公的肖像》被传播之前她有7万多微--BO粉丝。凌一凡这些年已经出版了10本漫画书,其中包括插画册,她说:我知道最好的国内作者能卖到5万元,我能达到2万元。尽管和出版社签订了固定合约,她一再打电话给所有的出书部门,绝对不能提外公和她这次的微--BO。我也知道他们有些已经印好了,因为卖书就有一些签售和见面活动,但是我千万拜托都取消了。与之相比,她甚至不敢把那个外婆来电话的漫画拿给外公和父母看,这不是我要的。
两三年前外公就曾经要求她画个肖像。可是因为懒惰,她总想一直拖着。我还是觉得不着急,而且他要我画画的感觉,是特别平淡的语气,但我心里总觉得不是很吉利。外公的癌症晚期来得极为突然,在病床边陪伴的凌一凡再次得到了画画的嘱托。我本来想画的是油画。她备好了油画板刚用炭笔勾了几个小时,母亲就过来打断说:外公可能等不及了。
从上午9时开始到第二天凌晨1时,凌一凡一气呵成完成了一幅50厘米60厘米的油画版的工作,最终却是一幅黑白素描。我只想做到尽善尽美。画完她拍照在电脑上上了色,早上拿去医院给外公看之前,她觉得应该再做点什么。那一代人被工作、家庭限制,从来没有到过那些美丽的地方,看过那些风景。我喜欢旅行。一去一个月甚至更久,也是为了画画的缘故。我有很多同学在国外,就去找他们玩儿,自己一个人的旅行是我每年的大计划,多看多想多经历,我觉得我的画需要这些。
她把肖像拍下来传到网上,拜托自己微--BO上的一些朋友和读者带外公去旅行。对于没有怎么出过远门,一辈子都在工作和家庭中简单生活的那一代人,凌一凡希望用这个方式让外公感到一点快乐。在外公的画像被广泛传播之前,她有7万多粉丝。但是当她第二天把肖像带给外公看,从医院回到家,突然看见有7万多个@,一下子崩溃了。来自全世界超过10万人陆续转发了这条带外公去旅行的微--BO,拍照传回来给她的不仅是全世界各大名胜美景,还有NBA湖人队的现场比赛、台湾五月天乐团的演唱会,及各种美食。很多人传过来的是全班同学和外公肖像的合影,有些是全家人的祝福,还有让孩子拿着画亲吻的,这张简单的用电脑上了温暖的黄色的素描画,因为太有感染力,变成了大众表达感情的出口。很多人因为被这张肖像感动,开始写自己和祖辈的亲情故事。凌一凡的母亲凌小莺说:孩子们的心是真的。因为得到了父母最无私的爱,所以他们内心都埋着善良的种子。80后并没有上一辈人想像的自私,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方式。
我是世界名人了。凌瑞〇对孙女说,他还指出红场是苏联的,不是俄罗斯的。每天凌一凡带去无数的图片,她说有时候我来不及保存,我妈就会替我存下去拿给外公看。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凌瑞〇拒绝穿病号服,他要求家人带来笔挺的西装和格子衬衫。他依然关心自己的经济状况,常常在病床上点钞票。小护士们管这位身高1。80米的老爷爷叫高富帅。有一次他突然病危,女儿抱着他哭起来,他用尽全力拍着她的脊背安慰道:没事,我还在做斗争。他如今已经无法进食、只能靠打点滴维持的他无比怀念美食,自称要啊呜啊呜地吃猪蹄。
凌一凡感到困难的是,新浪微--BO只能保留50页的内容。我去问过新浪后台能不能给我所有的,但他们说用高级搜索就可以,可我还是只能看到50页。她在微--BO中向所有人致歉,因为很多我都看不到,没办法把这么多感情这么多好意替大家传达到。她很长时间里觉得自己欠下了太多人好意,无以回报。有人质疑这个漫画作者的用意是想自我炒作,甚至认为她,自我过于强大了,没有理解到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这一代人沉溺自我。同时凌一凡也触碰到了打开这个社会情感闸门的开关。对大众来说只是个热点,对我来说却是家人的生死。她在电话里拒绝了40分钟之后最终答应与本刊记者见面,而她也能够渐渐面对复杂和沉重。看到一束追光打过来,会本能地退到阴影里去观察,而不是被追光吞没。她拒绝出版社和宣传公司把自己的漫画书销售和外公肖像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活动。我觉得自己现在这个自我已经够好了,不需要别的东西来改变或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