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6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1):
毛泽东幽默故事:李三吉
1947年,蒋介石派胡宗南进剿延安,在沙家店我军给胡部以狠狠的打击,取得战役的胜利。这时的毛泽东首先不是大笑和欢呼,而是替胡宗南遗憾,十分同情地为之叹息:唉,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哪样想,他就哪样办。
接着毛泽东扳着手指数道:青化砭、羊马河、潘龙镇、沙家店整个凑起来我们吃掉它六七个旅。胡宗南说他有四大金刚,我看他的金刚不如老百姓的腌菜缸。他们四口缸被我们搬来三口:何奇、刘子奇、李民岗。只剩下一口缸叫什么对了,叫李三吉,这次没有抓住他,算他一吉,下次也许还抓不住,再算一吉,第三次就跑不了啦!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2):
毛泽东过春节
1945年:请枣园人吃饭
毛主席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主席就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毛主席拜年,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堆了一桌。吃饭时礼堂里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人作陪。毛主席给大家敬酒,说你们都是我的老邻居,不要讲客气,过几天我还要到你们家里做客。自从毛主席说了这句话以后,每天清晨妇女们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板凳都收拾好了,就怕毛主席忽然来了,窑里不干净,慢待了他老人家。
八路军的通讯广播归三局管,三局的干部战士许多是大后方或敌占区来的知识青年。在整风审干时,他们中有不少人被打成了混进来的特务。后来虽然作了甄别平反,但有些人仍然背着思想包袱。这年春节毛主席请三局的干部战士到枣园,对大家说:“三局同志今天到这里来给我拜年,现在我给你们拜年,你们辛苦了。”说到不少人在运动中受委屈的事,毛主席摘下帽子,恭恭敬敬地给大家鞠躬,然后风趣地说:“现在我把帽子拿下来了,赔一个不是,敬一个礼,那么受委屈的同志你们怎么办,你应该还一个礼吧?你不还礼,我这个帽子就只好老拿在手里……”
1947年:撤离延安
1947年春节后,胡宗南调动23万人马,分五路进攻延安。彭德怀获悉情报之后,忙派兵守卫延安机场,并且亲自劝说毛泽东尽早撤离延安。毛泽东回答了两句话:“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我还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子呢!”
一天黄昏,毛泽东同王震谈话,东南方向枪声大作,敌人先头部队已经进犯到吴家枣园。王震忙说:“主席,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必须尽快撤离。”周恩来也劝:“主席,时候到了,该走了。”毛泽东稳稳坐在椅子上,问:“机关和群众都撤完了吗?”“早撤光了。”好几个喉咙抢着回答。“嗯。”毛泽东满意地哼了一声,“好吧,吃饭!让我看看胡宗南的兵。”
彭老总回答:“走走走,部队代你看了。”
1953年:畅游武汉
这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武汉度过的,权延赤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回忆了其中的一段情形:1953年毛泽东去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他这时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地到群众中去了,安全部门一再坚持,他不得不妥协,带着口罩,到人民群众中。那时群众见到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天天处处都可见到毛泽东肖像。
正是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竟然认出了戴着口罩的毛泽东,孩子惊喜地叫喊:“毛主席!毛主席!”人群立刻像潮水般涌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
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卫士们在里面围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动荡。到处都是人,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大家保护毛泽东登船。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罗瑞卿和杨奇清后来向政治局做了检查,说安全保卫没搞好。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稍稍带了一丝陶醉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1972年:主席春节还债
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他去上海找到章士钊,章随后发动了社会各界名流捐款,一共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
1973年春节过后不久,毛主席又提出:“……从今年开始还利息。五十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应该多少。就这样还下去,行老只要健在,这个利息是要还下去的。”
1976年:最后的除夕夜
1976年的春节,无论是气温还是现实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那个寒冷的冬夜,天空星光暗淡,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住处外面一片昏暗,只有那一排整齐的路灯闪着微弱的亮光。
毛主席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身边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春节。
年夜饭是一勺一勺喂的。此时的主席不仅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吞咽也十分困难了。他在这天,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病榻上侧卧着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伟大领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饭后,我们把他搀扶下床,送到客厅。他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他看着眼前日夜陪伴他的几个工作人员。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用低哑的声音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通知了正在值班室的其他几名工作人员后,他们准备好了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主席听着这爆竹声,在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大家心里都明白,主席的这一丝笑容,是在宽慰这些陪伴他的工作人员。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经历了几十年的战火硝烟,带领苦难的中国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听到的最后一次“炮声”。这个爆竹是他为工作人员放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鼓励我们去除旧迎新。
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3):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浪漫往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子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直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丈夫,毛泽东也深深地怀念着杨开慧。
毛泽东和杨开慧,这对革命夫妻,走过了一段共同的岁月,谱写了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诗篇。
杨宅初识
距长沙市一百余里的板仓,坐落在市东北山峰峻拔的隐珠和飘峰两山之间的丘陵地带。这里三面环山,青松翠竹交相辉映,小河逶迤流过,风光十分秀丽。1901年初秋的一天,杨开慧就降生在这里。她的父亲杨昌济为她起名为开慧,号霞,字云锦。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32岁出国留学,先在日*-本高等师范学习,后去英国伦敦,在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又到德国考察教育。回国后,杨昌济出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后又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伦理、心理学教员。杨开慧7岁开始读书,毕业于县立第一女子高小,后又在家自修。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认真学习英文,并广泛地阅读东西方的新潮启蒙书籍。
一师是一所免费的中级师范,聚集着徐特立、黎锦熙、王季范、杨昌济等一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员。杨昌济受聘于一师,讲授“修身”、“教育学”两门课程。他以教育为天职,以育才为己任,经常与学生们谈论治学做人之道,引导学生们奋发向上。毛泽东出身贫寒,好学深思,成绩优秀,深得老师们的欣赏。杨昌济非常喜爱毛泽东,他在日记中写道:“生毛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泽东也十分钦佩杨昌济的道德人品和常识,以能在这样学问精深、诲人不倦的先生门下学习而感到自豪。
有一天,杨昌济从学校回到家中,兴奋地对家人说:“我在一师看到两个最好的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蔡和森。特别是毛泽东,他将来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听到父亲不同寻常的赞语,坐在一旁看书的杨开慧禁不住仰起脸反问道:“爸爸,你怎么知道毛泽东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呢”杨昌济对女儿天真的提问,报以爽朗的一笑。
杨开慧接着说:“那你怎么不叫他上我们家里来呢让我们好见一见你这位‘国家的栋梁’。”杨昌济拍着女儿的头微笑着说:“别急嘛,以后你会见到的。”
就这样,毛泽东的名字第一次在杨开慧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昌济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儿杨开慧的婚姻。
假日里,毛泽东敲响了“板仓杨寓”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圆圆的脸,黑黑的眼睛,个头不高,体态轻盈的小姑娘。她,就是杨开慧。当时,她只有十三四岁。
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的高个青年,杨开慧轻轻地问了一声:“你找谁”
毛泽东微笑着问道:“杨先生在家吗”
听到毛泽东的声音,杨昌济走到门口,招呼毛泽东进屋,并且指着毛泽东对杨开慧说:“霞,这就是我的得意门生毛泽东。”
这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初次见面。在杨家,杨昌济与毛泽东之间无拘无束地谈论天下大事,谈论治学之道,气氛十分热烈。
此后,毛泽东和他的同学经常在假日去杨昌济家纵论国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始,他们交谈时,杨开慧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毛泽东精辟而有见地的宏论,吸引了杨开慧。在这些讨论的启发下,杨开慧也开始懂得了一些救国救民的道理。
毛泽东对热心参与讨论的杨开慧非常关心,经常深入浅出地给她讲革命道理,启发她思考问题。毛泽东经常把自己的日记和文章送给杨开慧看。杨开慧总是仔细地读着毛泽东的日记和文章,从中学习他的一些思想方法。
1917年11月中旬的一天,杨开慧捧着泡尔生着的《伦理学原理》,正在细细地看毛泽东写在书上的批语。突然有人来到院子里,杨开慧立即迎上去,只见毛泽东一阵风似的踏进门来。杨开慧急忙问:“润之哥,带来么子好消息”毛泽东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举得高高的,兴奋地说:“俄国工农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农代表会掌握了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啦!”大家争先阅读毛泽东拿来的报纸,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晚上,杨开慧夜不能寐,思绪如潮。她所了解的毛泽东的事迹,一幕幕在她眼前浮现出来,使她崇拜,使她思念。她又回想起毛泽东帮她学诗、改诗的情景:
那天,杨开慧羞怯地将一首小诗送到毛泽东手里,轻声地说:“润之哥,请你改一改。”毛泽东边看诗边念道:“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月夜幽思永,楼台入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毛泽东不禁拍手称好:“果然名不虚传,不愧为名师之后。”
杨开慧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但一想到全家将要随父亲搬到北京去了,一种说不清的依恋之情又使她迷惘不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1918年夏天。杨昌济准备携家人前往北京大学任教。
离别的日子到了。那天,毛泽东到码头为杨昌济一家送行。昔日笑口常开的杨开慧,如今坐在船上,目光忧郁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不断地挥手告别,他的思潮随着湘江的水波翻滚。此时的毛泽东与杨开慧,彼此已有了朦朦胧胧的好感,已经有了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愁。
北海订情
1918年8月,毛泽东为筹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第一次来到北京。但由于赴法的准备工作尚未就绪,经杨昌济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当了助理员。
当时,杨昌济一家住在地安门豆腐池胡同9号,毛泽东住在景山东吉安夹道7号,相距不远,师生之间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毛泽东经常出入杨家,与杨开慧有了更多的见面机会。在与毛泽东的交往中,杨开慧感到从未有过的欢快。
两颗火热的心碰出了心灵的火花。两个年轻人相爱了。故宫、北海、香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秋天的红叶,冬天的腊梅,在这对年轻人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8年后,毛泽东同斯诺谈起这段往事,意味深长地说:“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可是另有一方面,故都的美对于我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补偿。……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都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梅花的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梅花开’。北京数不清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踏上北海的坚冰,登上古老的白塔。尽管大地冰封,但这一对恋人却热烈地交谈着,全然不觉得寒冷,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季。两个相爱的人,迎着寒风,手拉着手,漫步在北海桥头,故宫墙下,一路走着,一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经过在北京五六个月的初恋,两人的爱情已坚不可摧了。毛泽东快要赴上海时,两人相约互通信息。第二年4月,毛泽东转道上海回湖南。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称呼已是一个字:润。毛泽东给杨开慧的信,称呼也是一个字:霞。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中。
晓来百念都灰烬,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正在福湘女中学习的杨开慧接到毛泽东寄来的词后,激动不已。一天,她和好友李淑一散步时,谈起毛泽东的人品,并把这首词念给李淑一听。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后,与杨开慧又见面了。毛泽东邀请杨开慧去省学联帮助工作,杨开慧欣然答应了。杨开慧不顾家里经济困难,毅然动员母亲把父亲去世时北京一些朋友赠送的部分祭奠费捐献出来,给毛泽东作活动经费,从经济上资助毛泽东开办“文化书社”,并参加书社的日常活动。
倾心相伴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在不断深化。
1920年冬季的一天,杨开慧夹着一个书包,来到湖南一师教员宿舍——妙高峰下的青山祠,不坐花轿,不备嫁妆,不用媒妁之言,自由地同毛泽东结了婚。
结婚那天,正好冬晴。毛泽东理了发,穿了件藏青色的新长袍,显得格外英俊。杨开慧则穿着母亲做的花色旗袍,梳洗打扮后,更加秀丽。早上,毛泽东吩咐当年在毛家当伙夫的邹香庭说:“你去准备点酒菜,今晚我要请客了。”邹香庭心想:毛泽东的经济并不很宽裕,工作又很忙,请客吃饭这类的事是很少见的。他感到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按毛泽东的吩咐去买了酒菜。
晚上,毛泽东带来了新民学会的一些会员和朋友。大家吃饭喝酒,兴高采烈。杨开慧也殷勤地招待客人,敬酒送菜。
夜色已深,人人酒足饭饱。这时,毛泽东起身向众人宣布:“今晚是我和杨开慧结婚的日子。蒙大家来热烈祝贺,我们十分感激……”
客人们大感意外,纷纷说:“为什么不早点告知我们,也好带点纪念品来,以表示祝贺。”毛泽东笑着说:“就是怕大家带礼品来,所以事先才保守秘密啊!”
大家以掌声向新郎新娘致贺。
婚后,杨开慧继续在学校学习,只有在假日,才回到家来。她和毛泽东互敬互爱,生活十分甜蜜。正如毛泽东曾对人说过的那样:“我同开慧结婚,是建筑在双方个性思想彻底了解,完全相合的基础上的,所以经过恋爱结婚,都没有什么波折发生。”
清水塘偏僻幽静,是个开展党的地下斗争活动的好地方。为了保护湘区党委机关和毛泽东的安全,杨开慧把母亲也接来这里居住,一同做好掩护工作。每当召开党的会议,她就到室外流动放哨。为了随时观察敌情,她将一面大镜子挂在客堂后壁,以便从镜子里面清晰地看到大门外的动静。对于毛泽东等起草的党风指示、罢工宣言之类的重要文件,她放在一个妇女们平时盛放耳环、戒指、香粉一类用品的首饰盒内,精心收藏保管,始终和她形影不离。
毛泽东为发动和领导工人罢工、农民运动以及党内的日常事务奔走不息。为了使毛泽东有充沛的精力考虑和处理革命大事,杨开慧不畏劳苦,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日常事务工作。她帮助毛泽东整理材料,抄写文件,接待来访者。此外,杨开慧对毛泽东的饮食起居,也十分注意照料。她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体贴关心毛泽东。毛泽东通常通宵达旦地写作,一到晚上八九点钟,杨开慧就把取暖用具准备好;深夜一二点钟,她常起床取临睡前热在锅里的点心,有时毛泽东顾不上吃,她就在旁边等待,等毛泽东吃完后她才睡。
1922年10月,杨开慧怀孕快足月了,理应注意休息和保养。可是,毛泽东、杨开慧正记忆着泥木工会的工作,领导着长沙泥木工人进行大罢工。一天,杨开慧在家忙着整理文件资料,突然感到不舒服。杨母知道女儿要临盆了。这时家里没有人照顾,急得杨母团团转。正好一个女友来看杨开慧,急忙雇了一辆人力车,把她送到湘雅医院。第二天凌晨,天还没有亮,毛泽东匆匆赶到医院,走进病房,直奔杨开慧的床前。他用手摸摸杨开慧的前额,俯身下去,细声地问:“你感觉怎么样不要紧吧”杨开慧见毛泽东两眼网着血丝,眼窝发黑,一副工人打扮,知道他也通宵未睡,一直在领导罢工斗争。她一时百感交集。但是,她控制住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只是轻轻地摇着头说:“我不要紧,这几天你正忙,快去办你的事吧……”毛泽东望着她的脸,见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妻子和母亲的柔情,不禁紧握住杨开慧的手说:“你要好好休息,攒足劲,很快你就要当妈妈了!我那边你放心,工人团结很紧,斗争会胜利的,等着好消息吧!”
10月24日,杨开慧在医院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母子平安。第二天,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杨开慧耳中: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坚持19天的长沙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杨开慧兴奋得眼睛发亮,轻轻地吻着孩子的小脸,说:“胜利了,胜利了。”第三天,毛泽东来到医院看望杨开慧母子。杨开慧深情地望着毛泽东说:“给孩子起个名字吧。”毛泽东略一深思,胸有成竹地说:“岸英,河岸的岸,英俊的英。毛岸英如何”杨开慧表示同意,对着小子轻轻地呼唤:“岸英,我们的小岸英……”
当时党中央的办公地址设在茂名路与威海路口583弄的云兰坊内,毛泽东和杨开慧就住在弄内靠南的一所房子里。毛泽东一家、蔡和森一家和罗章龙一家都住在这所房子里,因此这所房子也称“三户楼”。杨开慧在上海工作了半年,与工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她与毛泽东在“三户楼”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1927年4月27日至5月6日,中共五大在武昌召开。由于毛泽东与陈独秀意见相左,毛泽东又一次“赋闲”。一天,杨开慧陪同默默无语的毛泽东登上了黄鹤楼。看到万里长江,烟波浩渺,毛泽东用厚重的诗篇,表达了两人此时此刻的心境: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杨开慧望着眼前奔腾不息的江水,久久地相伴在毛泽东的身旁。
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4):
毛泽东的中学作文能得多少分
今看罢一文,不禁拍案叫绝。此文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中就读时的一篇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原文见后)。国文教员柳潜的评语如下: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点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柳的同事看了此文,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如果这是一篇今天的高考作文,能得多少分呢?我问了一位多年任高三课程的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满分是70分,这篇作文只能得30分,理由是通常高考作文要求满800字,而这篇作文只有500字。他还说,现在看作文,首先要用电脑扫描。发现字数严重不足,那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及格。也许这位老师所说的话太绝对了,说不定有阅卷老师能突破一般规定,破例给这样的作文打高分,但多数阅卷老师会判这篇作文不及格,这大约是无疑的。北京大学语言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的话,可以证明这一点。温先生说,判(高考)作文很辛苦,工作量相当于数学的两倍,又必须在7天之内判完。阅卷人看一篇800-1000字的作文,时间只有一到两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可以想像,几十秒钟看一篇作文,只能浮光掠影。字数不足,这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文章的妙处未必能看出来。即使看出来了,是不是打高分也难说。因为要给字数严重不足的作文打高分,就要花时间说服别人;打了高分,就可能引起争议。为了保险,为了节约时间,多数阅卷老师不仅不敢像柳潜那样给文章打满分,恐怕连及格以上的分数也不敢打。谈到高考作文评分时,温先生指出,现在的作文评分方法,一是在相当程度上让高考失去了选拔功能,二是对考生不公平。确实如此。假如一个人能写出《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样的文章,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一流的文笔,却因为字数不足,获得不及格的分数,并因此名落孙山,那对考生而言,是不公平;对高校而言,则失去了一名好学生。既然现有的评分方法,可能导致好作文被判为不及格,对考生不公平,又不利于高校(特别是文科)选拔人才,那就非改革不可了。比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些?古今中外,精妙的短文章很多呀。为什么好文章一定要达到800字呢?如果削足适履,一定要考虑文章写多少字,这文章能写好吗?原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jian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噭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5):
毛泽东幽默故事:只要和了就行了
1949年国共和谈时,在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之后,毛泽东分别接见了南京g*-党政府参加和谈的代表。4月中旬的一天,刘斐先生受到接见,一想到要见我*-党的领袖,刘斐心中不无忐忑之感。见面后,毛泽东问刘先生:你是湖南人吧?
刘说:我是醴陵县人,醴陵与毛泽东家乡是邻县,是老乡。毛泽东高兴地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哩!这样一来,刘先生的紧张心情便减去了大半,接着毛泽东谈起了我*-党和谈的诚意,很快打消了他们的拘束感。但刘斐心中还有一点疑虑,在吃饭的时候,当谈到各人的爱好时,就乘机提出来试探毛泽东。他问: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回答:晓得些,晓得些。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泽东听了,立刻明白了提这问题的用意,笑得差点把饭喷出来,立即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毛泽东这寓意弥深的回答使刘斐先生疑虑顿释,坚定了他选择新道路的决心。关于毛泽东的宝宝睡前故事(6):
毛泽东是优秀的守门员?
关于足球,中国人对它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尽管巴西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已基本无望,但人们还期待奇迹发生这就是足球。
说到足球,我们不能不想到几位领袖对足球的特别关爱。对于毛泽东,我们领略的路径太多了,但毛泽东的体育特长除了知道他酷爱游泳外,其他就所知较少了。据2010年8月16日文章《毛泽东与足球的一些往事》记载,毛泽东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的时候,很钟情体育运动,除了特别喜欢游泳外,还打的一手好乒乓球,同时还是全长沙最优秀的足球守门员。关于毛泽东的这些故事,让人们很惊奇:毛泽东是长沙最优秀的守门员?有关故事并没有更多展开,但我们知道毛泽东对足球十分关注。1955年的一个秋日,在先农坛体育场要进行中华体总体训班(实际上的国家队)与苏联泽尼特足球队的比赛。比赛开始前,场内突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原来,毛泽东主席来看比赛了。比赛结束后,毛泽东穿着灰色的风衣,身躯魁梧,稳步走向双方的队员。在与客队泽尼特球员握手后,毛泽东向中国队走来,中国国家队教练李凤楼和队长史万春首先迎了上去,毛泽东握住他们的手,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连说几句:打得好!打得好!随即又和中国足球队的队员们一一握手。球员们事后回忆,本来当时他们想高喊毛主席万岁,但当时他们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作为年轻时长沙最优秀的足球守门员,毛泽东此时的感受很具有历史震撼感。记得当年奥运会冠军南斯拉夫队访华并赢得很轻松时,毛主席就自信地对他们说:我们今天输给你们,明天输给你们,但13年之后要赢你们!毛泽东的激励,使中国足球界倍受鼓舞,球员们刻苦训练,成绩提高很快。当时的中国足球队,后来被誉为中国足球史上最强盛的队伍,队员有戚务生、徐根宝等。在毛泽东发出预言的仅仅4年后,中国队就取得了以6比0大胜日*-本队的骄人成绩。毛泽东关心下的体育,一片生机勃勃,新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也是举世瞩目。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体育更是飞速发展,如雨后春笋不可阻挡。无论是排球、篮球、还是游泳、举重,几乎每一个项目都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辉煌成绩,这是谁都引为自豪的。但与此相对比的是,中国足球却走进了困难时期,在人们最需要足球振兴的时候,足球却离人们的希望越走越远!其实,这种情况与足球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本质关系。越是重视足球发展者,越能更好地把握足球发展的规律和方向。邓小平十分喜爱足球,他可以在高龄还能一场不拉地看完世界杯比赛。就在八十年代足球发展需要智慧支撑时,邓小平曾经发出过明确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个非常明确而且没有多样含义的指示,给人们的意识是非常清楚的:唯有从娃娃抓起,足球才真有出路!回想毛泽东与邓小平当年对足球的关爱,我们怎么都应该想起革命前辈的一腔真情。时至2009年,中国足球的发展又面临着重大关注。胡锦涛同志在济南会见足球前辈人士容志行等时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中国足球还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总书记的这句话,针对中国足球当前的种种不良现象,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思。越是在此时,中国足球就应当越深刻地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现在的中国足球究竟应当怎么办才是正路?回想2009年习近平在外访过程中对足球发展所作的一定要下决心(把足球)搞上去的讲话,我们应当更有深刻的思路。如果我们此时将足球发展的路子缩得更短,我们将会非常自豪地向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