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说婚姻如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但一份让人艳羡的婚姻在现代社会里总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比如说,结婚时多少平米的婚房,多少辆花车,多少钱一桌的喜宴,如果都数量可观,大家就会感慨你嫁得好。蜜月就算去不成夏威夷海滩,至少也得新马泰七日游吧。据网友们计算,在一个中等城市里,结个婚的费用也开始以十万为计数单位了,裸婚无奈盛行,只因婚不起。
婚后的日子也变得新潮起来,两个年轻人基本不在家吃饭,周末蹭父母家,上班的时候就四处觅食特色饭馆。在80后的新主妇们看来,下班后就钻厨房煎炒烹炸,这是父母辈才过的生活,我们想当的是一份美好婚姻里的浪漫妻子,怎能变成一身烟火的厨娘呢?电影是每周必看,旅游是假期必去。至于存钱,对不起,我们都是月光族。除了经济和生活上的潇洒,在爱和不爱的情感纠葛上,年轻人也表现出了迥异于以往的利落态度,因为两个人挤牙膏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做家务不对等就可以说拜拜,如果他(她)爱我,又怎么会不迁就我?不顺从我?
身为年轻一代的我们都接受过两种截然相反的婚恋教育。一种是亲眼目睹的父母或者更老一辈的婚姻,吵吵闹闹,一地鸡毛,做不完的家务,忙不完的孩子,饭桌上的话题永远是这个月工资能存下多少钱。另一种则是来源于影视剧,最初是港台的,后来是韩国的,再后来,博客和微博上,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明星们都开始晒起了自家的幸福。这是一种我们倾心并努力拥有的上流爱,除了良人美眷,就是鲜花美酒,哪一个节日都有礼物和惊喜,处处弥漫着文艺小清新,所有的烦恼仅限于形而上的情感纠葛,断不会沾染凡俗的尘埃。后者以其浪漫唯美成为我们心中的婚姻模本。
微博上常见这样的爱情箴言:如果遇上一个在大街上蹲下来为你绑鞋带的男人就嫁了吧;如此爱如此上流的箴言,转发率都特别高。在这样的婚恋教育下,爱情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题,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不爱,没有可供宽容和转圜的中间地带,由此,我们的婚姻变得脆弱易折,离婚率居高不下,且离婚的理由变得越来越匪夷所思。
我们慨叹这个时代里真爱难寻,看到一对老人牵手夕阳下的照片会动情落泪。我们以为的上流爱似一块水晶,晶莹剔透容不得一丝瑕疵,却不知一份抵得住流年的婚姻是一件旧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柴米油盐,争吵琐碎,负气伤心,经此种种,在生活的酱缸里染成模糊的样子,才能熬到白首共偕老。我们追求的上流爱是一件奢侈品,从里到外透露着华贵奢糜,但更多普通人的爱情却更像一件日常消费品,它的油烟味温暖着你的胃,它的棉麻质地舒适了你打拼疲累的身体。
风靡电视荧屏的相亲节目,越来越像在菜市场里挑大白菜,人人都想挑一个个大饱满的拿回去,却不知要煮一锅好汤,还得看个人技艺,看火候把握,是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事。当我们的目光不再紧盯着那些假大空的上流爱,把视线下移一点,是不是能更接近婚姻本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