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儿童故事精选:富二代的小故事,儿童睡前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个关于富二代的儿童睡前故事,点击查看更多儿童睡前故事中午下班,坐公交车回家。车上乘客不是太多。我找了个空位坐下,旁边是一美女。她打量了我一下,然后用鄙夷的眼神白了我一眼,嘴里嘟囔着:“车上这么多空位,干吗非坐这里呀?”我承认我其貌不扬,但并不猥琐,坐美女旁边也绝没有非分之想,再说只要车上有空位,我愿意坐哪儿就坐哪儿,你管得着吗?于是我装作没听见,坐着不动。美女的脸就变得很不好看,“呼”地站起来走了,在过道旁重新找了个空位坐下了。
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响了,是淘宝网上的一个店主打来的。过几天侄子生日,下班之前我在淘宝网上买了两辆汽车模型,一辆白色奔驰和一辆红色保时捷,作为送侄子的生日礼物。但是店主在准备发货时才发现,白色的奔驰没货了。所以他就打电话来向我解释,希望我换种颜色。车厢里声音比较嘈杂,我就拿着手机大声喊:“奔驰没有白色的呀?那就换银色的吧!保时捷的颜色还是红色,千万别再有变化啦!”打完电话,我发现车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我身上。这时,刚才那个美女“嗖”地一下坐到我旁边,妩媚地说:“帅哥,你一定是富二代吧?你电话多少?我们交个朋友吧!”
如果说他们的父辈还有一些刚坐稳了暴发户位置的不安,那么正在成长的二代们,对财富已经完全没有了生涩和不适,而看作理所当然。
我因此而羡慕他们。羡慕的不是财富本身,而是当钱接种到他们的基因当中时,他们肌体的变化。我们身上坚硬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变得柔软;我们诚惶诚恐的东西,他们一律轻视;我们奉若神明的东西,他们一律不信。概括起来,他们就是对生活有余力的一群人。
而我们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一切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报答父母,头悬梁锥刺骨的绳索和匕首都叫作回报。生活像是一场还不完的债,拆东墙补西墙,少年时就心力交瘁,噩梦里常有一个抽着皮鞭的马戏团团主在后面驱赶着,要你跳火圈。而他们,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这种紧迫。
菲茨杰拉德写过: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他们比我们强,因为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四处奔波,挣钱养家糊口,寻找栖身之处。甚至在他们沦落到我们的世界里或者堕落到还不如我们的时候,他们仍然认为他们比我们强。
而改变生活,一定是从俯视生活开始。
在某种程度上,各个阶层的人已经各就各位了,不公也好,愤愤也好,年轻人嘲讽自己,咒骂对方,在很多方面也都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大抵成为定局,再难当作bug被修改。但这不能称是社会的堕落,它只是在走向成熟。
26岁就拥有上亿资产父亲80年代曾是百万富翁。
曾经两次创业失败发不出工资给员工写下欠条。
痛定思痛后重新起步7元拿下1100万元广告收入挖到第一桶金。
26岁的舒义创办了力美广告互动有限公司,主要做区域互联网与手机广告,今年的年单,加起来1.2亿吧。他还投资了多家公司,未来做到5-10个亿的规模,有机会就上市,没机会就卖掉。
我已有上亿的资产,我--读的是移动互联网的10年发展,成为像马化腾(专栏)那样的商业领袖。舒义的语言很张扬,嗓音很厚重。
创富秀
80后创富今日开秀
今天伴随华西重装亮相,本报精心策划的一组《80后创富秀》也将与你见面。
这场秀展现的是80后成为社会的主流后,不守常规,勇于创新和接受挑战的精神,关注的是大量鲜活的商业案例,新奇的商业思维和精妙的商业智慧,内容包括商业、科技、投资领域的80后创富故事,以及各种成功模式分析与构建商业模式方法等。新鲜生动的文字,深入浅出的介绍,图片化的视觉呈现,让成功秘诀一目了然。
一场关于商业的头脑风暴,一场打破固有思维的新鲜体验,一次与80后深度对话的机会,尽在《80后创富秀》。(黄强)
A
创业起步两次失败借钱无门
1985年,舒义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在上世纪80年代就是都江堰的百万富翁。舒义7岁那年,父母离婚了,此后父亲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