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的无奈
有位刚入职场的朋友向我诉说了心中的一些不悦。此时的他在一个不大的企业工作,因为是公司的新人,平时也比较低调、老实,所以每当有客户来公司的时候,领导或者同事就会让他给客人倒水。如果说一次两次的还可以接受,久而久之,内心当中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平衡——凭什么总是让我端茶倒水?你们自己就不会干吗?
虽然说心中有着种种的抱怨,但是这位朋友也感觉作为新人服从安排也是情有可原的,内心当中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也就让自己左右为难,不知道是继续忍耐下去,还是选择离职,再去找一个更加“尊重”自己的地方……
同一情景的不同视角
事实上,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就很好解释这位朋友的纠结之处了。具体来说,在端茶倒水的这个过程当中,嘱咐他做事的领导和同事是处在“控制型父母”的能量之中,而他自己是被邀请到了“顺从型儿童”的角色。
起初,作为一个新人,这位朋友还是能够让自己甘于接受邀请去扮演“顺从型儿童”的,因为他自己也认为刚入行还是要踏实一些。但是在现实当中,谁都不可能一直去扮演某一种角色、总是被一种能量所把持着,因此时间久了之后,他体内一直被压抑着的“自由型儿童”也就再也无法忍受,终于蹦出来表达一下内心的不满了……而当内心的这两种声音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又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的时候,内心的纠结也就无法平复了——换句话说,就是体内的“自由型儿童”和“顺从型儿童”打了起来,作为裁判的“cr自我”怎么都拉不开、劝不动了……
对于这位朋友所描述的情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你给客人倒水之后,客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而他的回答就是大部分客人都会很客气的表示感谢。
如果TA从交互分析心理学来看,这些表示感谢的客人绝对不同于前面要求这位朋友端茶倒水的领导一样处在“控制型父母”状态,而是处在一种更加能拉近彼此关系的状态之中。之所以客人会处在这种状态之下,就是因为在客人看来,给自己端茶倒水的这位朋友是处在“照顾型父母”的状态之中,因此也就会给予相应的友好和感恩的回应了。
聊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处在“顺从型儿童”状态下做出来事情,反而在其他人看来是“照顾型父母”,而这背后的价值就是我们在被逼无奈的状态之下无形之中拓展了人际关系——许多重要的合作伙伴都是在类似的细节之上建立第一份好感的。
更多的积极与主动
如果说通过更换一个视角可以让原本愤愤不平的“自由型儿童”得到一点点的安抚,那么更加重要的其实就是怎么让自己在类似的工作情景之下获得更多的进步和提高——答案就是下次客人再来了之后主动端茶倒水。
或许大家在看到这里会感觉特别狗血——我贱不贱啊!要我干我都懒得干呢,凭什么还要主动去干呢?其实结合心理学做一下分析,就会发现变被动为主动之后丰富的积极内涵了。
首先要说的其实是客户。
当他们来公司拜访的时候,其实是进入了一种陌生的环境,而一个人在进入陌生环境之后往往就会进入“顺从型儿童”的状态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踢足球特别注重主场和客场。此时此刻,如果你不经别人嘱咐,直接走过来端茶倒水,那么其实就是在向客户同时传递出“控制型父母”和“照顾型父母”两种能量,后者前面已经提到,不用多做解释。“控制型父母”这种能量之所以能够传递出来,就是因为你在为他们倒水的时候其实也正是在扮演主人翁的角色——换句话说,你其实已经掌控了他们喝水的权力了。
相反的,如果是其他人当着客人的面要求我们端茶倒水,那我们所呈现的就是“顺从型儿童”和“照顾型父母”这两种能量的组合,自然影响力以及获得对方的尊重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了。
其次要说的就是对于领导和同事。
当他们要求我们端茶倒水,而我们选择服从之后,其实在他们眼中我们只是表现出了“顺从型儿童”这种状态,因此顶多就得到一个“这个新来的还不错”的中肯评价,比较糟糕的其实就是不断强化“以后端茶倒水之类的事情找他就行了”的意识。当然了,如果我们选择反抗、拒绝,也就是当着客人的面表现出“自由型儿童”,翻着白眼或者一拍桌子反问“你自己怎么不倒?凭什么怎么每次都让我干?……老子才不干!”那估计咱接下来就真的没法再继续干下去了……
如果我们在看到客人来了之后主动端茶倒水,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看到的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就是“照顾型父母”和“cr自我”。前者不用多说,除了对客户是照顾之外,其实也是在照顾领导和同事,因为是在替他们分担任务。“cr自我”是怎么体现的呢?那就是我们在没有别人提醒或者要求之下,就主动进行预估、判断并开展别人期待我们做的工作,这就体现了一种主动思考的能力。
虽然领导和同事并不一定懂得TA交互分析心理学,但是他们很清楚什么样的员工是值得培养、发展和重用的。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去用心理学去向他们多做解释,解释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只要通过视角的转变说服自己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向去行动,自然就会得到领导、客户和同事的更多认可,进而获得更多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资源了。
心生涯丨专栏回顾:
为何你在团队中难成大器?
如何树立个人影响力?
当我们还在纠结究竟要就业还是创业时,却不知道早在自己穿着开裆裤的时候就已经被这个世界设计好了一生的路线!职业决策、环境适应、团队协作、管理执行、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生活平衡……这一切生涯主题的顺利与否都取决于早已被“预装”在体内的操作系统是否依然兼容我们面对的人生新阶段。如何借助心理学实现内在固有生涯模式的优化与突破?如何发掘和驾驭与生俱来的内在资源寻回生涯发展的自主权力?所有答案,尽在心生涯。